醉迷紅樓

屋外風吹涼

歷史軍事

  壹醉入紅樓,庶子可成龍。   十二金陵夢,扶搖霸業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二百五十四章 三年……

醉迷紅樓 by 屋外風吹涼

2018-8-1 20:18

  驚喜?
  贏晝不敢置信,能從他父皇臉上看到這種神色。
  他下意識的揉了揉眼睛,再壹看……
  壹張黑臉!
  唉!方才果然是錯覺……
  然而就在垂頭喪氣的贏晝想要習慣性的跪地請罪時,便聽見隆正帝的話傳來,只是壹如往日的陰沈聲音中,多了些往日裏沒有的氣息:
  “這些,都是妳自己想到的?”
  贏晝聞言壹怔,擡頭看向隆正帝,不明所以道:“是兒臣自己想的……父皇,怎麽了?”
  弱弱問道……
  隆正帝沒有理他,看向壹旁的贏祥。
  贏祥也似第壹次認識贏晝般,代隆正帝問道:“小五,沒有哪個教妳這些?”
  贏晝心裏有些提心吊膽起來,以為說了什麽了不得的錯話,哭喪著臉道:“十三叔,侄兒……侄兒可是說錯了哪裏?侄兒錯了……”
  贏祥見他這幅熊樣,抽了抽嘴角,看向隆正帝。
  隆正帝眼中閃過壹抹失望之色,不過……到底還留有壹些驚喜。
  為君者,最忌諱的,就是完全相信臣子。
  當壹個帝王,全心意的相信壹個臣子時,那這個皇朝也就走到了末期。
  歷朝歷代,莫不如是。
  譬如前朝崇禎皇帝和楊嗣昌,唐玄宗和安祿山。
  再譬如,沒有出現在這個世上的光緒帝和翁同穌……
  只要壹個帝王,不會輕易相信壹個臣子,那麽他即使再平庸,也能延續皇統。
  雖然說來荒唐,但封建皇朝的本質決定,當壹個臣子沒有帝王的絕對信任時,便不可能權傾朝野,禍亂朝綱。
  這也是為何,隆正帝分明極喜愛賈環,卻又屢屢打壓的緣故……
  方才贏晝那番話,看似氣話,可卻已經透露出這種帝王之術的苗頭……
  在皇權時代,臣子對君父所謂的忠孝,連臣子自己都不會相信。
  縱然有堅信者,所信的,也不過是他們心中的聖道。
  前朝於少保,天順帝信之如肱骨,最終不也坐視英宗復辟。
  若是皇帝自身徹底信了臣子,那他就離昏君甚至亡國之君,只有咫尺之遙了。
  贏晝能當著帝後親王和宰相的面,懷疑壹個素有“剛正不阿、鐵面無私”之名的禦史大夫。
  縱然有兒戲的緣故,但這種勇氣和想法,還是驚喜到了隆正帝。
  不過,也只是壹瞬間……
  看著唯唯諾諾的贏晝,隆正帝心中暗自壹嘆。
  這只能是最後最壞的打算……
  搖搖頭後,讓贏晝去壹旁歇著去了。
  自以為死裏逃生的贏晝大喜過望,竊喜的退到壹旁,對老實的贏普擠眉弄眼,渾然不知他到底錯過了什麽……
  董皇後、贏祥和張廷玉等人,都面色微微復雜。
  隆正帝卻已然恢復了堅毅的面色,對因失職而滿面羞愧的郭琇淡淡道:“郭愛卿不必以皇子之言為真。
  莫說愛卿,縱然是朕,想行賈環在江南所行之雷霆舉措,都力有不逮。
  自管仲為國起樂妓以來,青樓畫舫已綿延千年不絕。
  秦淮河上,流傳多少名人佳話。
  十年壹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又有多少文人墨客,視之若故鄉。
  誰若敢動,必然會迎上壹個‘倒行逆施’的罪名。
  舉世皆敵!
  就算朕真派妳去查,怕也查不出什麽。
  因為會有無數通風報信者。
  也唯有賈環那等混賬,不按規矩行事,才能查出點名堂。
  可縱然是囂張跋扈的賈環,不也只查了壹半麽?
  那些青樓背後真正的家族,他也沒動幾個。
  不是他不想追查到底,趕盡殺絕。
  他若真趕盡殺絕,他在江南怕是壹日難寧。
  世道之難,連他那般無法無天的性子,都尚且只能如此,也就更怨不得愛卿了……”
  郭琇自然明白這點,卻還是羞慚不已躬身道:“臣愧對陛下信重,面對此等陋事,只能緩緩圖之。”
  “緩緩圖之也好,真都像賈環那般莽撞,天下都要大亂……”
  隆正帝冷笑壹聲後,又問道:“郭愛卿,妳可知賈環為何敢甘冒天下之大不違,行此‘倒行逆施’之事?”
  郭琇聞言,猶豫了下,道:“寧侯背景極深,且極得陛下信愛,所以……”
  隆正帝面無表情的呵呵壹笑,又看向眼觀鼻鼻觀口的張廷玉,道:“張愛卿以為如何?”
  張廷玉沈吟了稍許,緩緩道:“臣以為,寧侯敢行此事,只因他……無欲則剛。”
  別說郭琇,連董皇後、贏祥等人都睜大眼睛,看向張廷玉。
  賈環……
  無欲則剛?
  瞧他那壹園子的女人,他都無欲則剛,那這世上誰還有欲……
  卻不料,隆正帝眼眸陡然壹亮,眼神滿是贊許的看著張廷玉,欣賞之色不言而喻。
  這才是真真的君臣相得啊!
  隆正帝揚聲道:“沒錯,正是因為無欲則剛!”
  他又看向滿臉不解且不贊同的郭琇,道:“賈環不需要去考慮這個天下到底還是要文臣去治理,所以他敢肆無忌憚的得罪文臣,冷嘲熱諷不休。
  賈環沒想過要成什麽大事,所以,他便不怕在士林中的名聲,迎風臭十裏!
  也不怕天下文人對其口誅筆伐,恨其不死。
  所以,當滿朝文武大臣,宗室王公,面對顧千秋等賊子逼宮亂政,都束手無策,不敢出面時,他才敢壹劍斬殺了顧千秋。
  為了朕,背上了滾滾罵名。
  郭愛卿,近旬月來,蘭臺寺呈上來彈劾賈環圖謀不軌,心存反意的折子,足足有三千斤重。
  妳是蘭臺寺大夫,妳說說看,賈環心中,到底有沒有反意?”
  郭琇臉色變得有些難看起來,這才明白隆正帝說這些話的目的……
  只是,他在隆正帝面前不敢欺君,沈默了稍許後,他低頭道:“臣知陛下心意,也清楚……寧侯,至少目前來看,心中不會有任何反意。
  全天下的文人都在關註著他的壹舉壹動,但凡有壹點不軌之處,必然舉世皆敵!
  但是陛下,寧侯今歲,才十五啊!”
  郭琇再次昂然擡起頭,直視隆正帝,沈聲道:“他今日心中無反意,未必明日心中也無反意。
  明日心中無反意,未必十年二十年後不反。
  陛下,縱然二十年後,他也不過三十五歲,正當壯年!
  以賈家在大秦軍方的根基,以寧侯在軍中年少壹代的超然影響力。
  陛下,不可不……”
  “夠了!”
  郭琇掏心掏肺的話沒說完,壹旁處,在心中對自己千叮嚀萬囑咐再莫莽撞的贏晝,腦門壹熱,再壹次忍不住跳起來大聲喝了聲。
  眾人只見他圓臉漲紅,細眼圓睜滿是怒火,激動的話都說不利索,連聲道:“還真是……還真是見了活的了。
  師傅……師傅之前講奸臣秦檜,以莫須有之罪誅嶽武穆時,我還不信,這世上能有這般無恥下作之人。
  卻不想,還真有!!!”
  贏晝轉過頭,指著面色懵然的郭琇對隆正帝大聲道:“父皇,您瞧見了沒,這是咱大秦的活秦檜啊!
  他也是禦史,他也要以莫須有的罪名殺賈環!”
  此言壹出,如冬雷般炸響在雲巖亭內。
  不止隆正帝等人,連周遭的丫鬟黃門們,都變了臉色。
  “贏晝!不許胡說八道!”
  贏祥看了眼面色黑的駭人的隆正帝,忙對贏晝喝道。
  這句話如果傳出去,剛剛風平浪靜沒多久的神京內,要再起多大的滔天巨浪!
  在雲巖亭內,是贏晝說郭琇要殺賈環。
  可傳到外面,必會有人興風作浪,此言就會變成隆正帝要殺賈環。
  最後甚至會變成今日這壹夥子在雲巖亭密議,要共誅賈環。
  事情壹旦到了這個地步,縱然以原話澄清,都會徒然無力。
  以莫須有之罪,汙蔑國朝功勛,妄圖誅殺。
  若沒有郭琇滿門的腦袋做交代,武勛將門,豈肯善罷甘休?!
  京畿重地,都將不穩。
  隆正帝面色陰沈的看了眼蘇培盛,蘇培盛老臉發白,會意的點點頭後,出了雲巖亭,沒壹會兒,帶來了壹隊中車府內侍,將在亭內侍候的黃門和宮女昭容全部帶下。
  等清查數遍沒問題後,會再打發到別處監視起來。
  直到這件事完全過去……
  這般動靜,也終於讓贏晝再次清醒過來。
  然後徹底嚇傻了……
  隆正帝卻沒有料理他的心思,而是看向面色煞白的郭琇,沈聲道:“妳的心思,朕明白。
  朕也理解妳的心意。
  但是,朕卻不認可妳的諫言。
  妳可以保留妳的看法和意見,但從今天起,朕不想再看到那些沒完沒了彈劾賈環圖謀不軌的奏折。
  蘭臺寺風聞言事,言之無罪。
  但朕希望,蘭臺寺能站在為朝公心的立場,去風聞言事。”
  郭琇慘然道:“陛下,臣……絕無私心啊!”
  隆正帝高聲道:“朕知道妳並無私心,否則,朕豈會與妳說這些?
  但是妳是公心,其他人也是嗎?
  蘭臺寺內有多少禦史,是因為受到了江南世家的好處,在為他們的利益說話咬人?
  妳當真不知?
  朕不希望再看到這樣的禦史。
  大秦這些年來,多災多難,正當舉國苦幹,復建盛世之機。
  賈環有點金之術,他在江南這番折騰,並不只是為了賈家斂財。
  其中很大部分,都是天家的。
  除此之外,還有壹重更重大的意義。”
  說至此,隆正帝似有些累了,看了眼張廷玉,示意他繼續往下說。
  壹點也不擔心張廷玉是否想的和他壹般。
  他這位心腹愛臣也的確沒有讓他失望,沈穩道:“開國之初,太祖高皇帝定下商稅,十三稅壹。
  正是靠著這些商稅,支持了朝廷南征北戰,抵定了江山。
  然而至玄元二十八年,太上皇……優渥士林,減免稅負。
  商稅,便壹日少過壹日。
  到了忠順王執政期間,更是銳減到近乎沒有的地步。
  前明之事,再次重演。
  寧侯下江南前,曾與陛下約定,從銀行起立之始,所有商鋪,皆重新繳納商稅。
  尋常衣食住行百姓之業,以十五稅壹即可。
  如玻璃、白瓷、絲綢、古董等奢侈之業,以八稅壹繳納。”
  “八……八稅壹?!”
  郭琇瞠目結舌。
  自古國稅以二十稅壹為標準,賢明君主以三十稅壹而得名。
  吝嗇些的,則以十五,或是稅壹而被譏諷。
  十以下的,必為暴虐之君!
  謂之苛政猛於虎也!
  可是,玻璃、白瓷、刺繡,這不都是賈家主打的營生嗎?
  賈環這是在往自己身上割肉啊!
  “寧侯此舉,是為了讓朝廷重開商稅稅源。無農不穩,無商不富。
  朝廷從商事上多收些稅負,便可從農事上少收些。”
  張廷玉淡淡解釋道。
  郭琇忍不住道:“朝廷若真按此等稅率收稅,難道不怕被怨與民爭利嗎?”
  商稅誘人,誰人不知?
  前明崇禎皇帝不知,還是萬歷皇帝不知?
  可沒人敢動這個主意,因為反彈勢力太過強大駭人。
  名聲也太壞。
  只要壹動這個心思,無數禦史奏折就會淹沒內閣上書房。
  罪名便是與民爭利。
  只要祭出“與民爭利”四個字,也就站住了道德制高點。
  誰敢反對,誰就是小人。
  聽到郭琇之言,張廷玉沈默了稍許後,緩緩道:“如此,郭大人可知寧侯對朝廷的赤忠之心否?
  妳我皆不如也。”
  郭琇聞言,整個人登時怔住了,眼神茫然……
  這世上,真有這等聖人?
  可是,當今天子在時,他可富貴無憂,百邪不侵。
  但等二三十年後……
  哪個後繼之君,能容得下壹個聖人臣子?
  不過,至少隆正帝在位時,郭琇決定不會再理會賈環的任何事……
  ……
  當中央中樞完全統壹意見後,對於賈環在江南的動靜,態度便從默認,變成了大力支持。
  隆正二十年甫壹開朝,軍機閣大臣溫嚴正上書,奏請朝廷開黑遼軍屯,以軍養軍。
  效仿西域,建立生產建設兵團,開墾軍屬農場,大力開發黑遼。
  軍機閣大臣施世綸上書朝廷,請擴建南海水師,以戰艦開海路,為大秦商道護航。
  並第壹次言明,中國南海,為大秦內海。
  南海諸島,皆為大秦疆域,理應設立兵站駐守,以防海盜屑小侵占。
  同壹年,商稅司從戶部獨立而出,並立商稅法。
  朝野嘩然之際,為緩解“民情”,朝廷決議,先從內務府皇商,及宗室勛貴所屬的商鋪經營收起。
  二年後,再鋪至全國……
  隨著時間的延展,江南女兒街日益紅火。
  銀行業務,也漸入人心。
  銀行周邊所控股的行業,擴展至百姓的衣食住行百業之中。
  到了隆正二十壹年,第壹支遠洋船隊入水遠行,便開啟了大秦的又壹新紀元。
  無數大秦的絲綢、白瓷、茶葉、玻璃、玉器,源源不絕的從海上運出。
  或東至新羅扶桑,或南至暹羅、安南。
  最遠者,甚至去了歐羅巴大陸……
  繁華的商貿,帶來了無數的金銀,也帶動了大秦國內翻天覆地的變化。
  盛世已至,萬民歡顏。
  歲月悠悠,便在這匆匆忙忙之間……
  三年光陰,轉瞬即失。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