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士

衣山盡

歷史軍事

  壹個現代人,穿越到明末的江南。   此刻的揚州還是歌舞升平,還是小橋流水曲水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153章 巧舌

國士 by 衣山盡

2018-7-24 14:36

  尚可喜又開始大笑。
  阿濟格:“住口,再笑,我砍了妳。”
  尚可喜壹拱手:“英親王,妳這話我就不敢茍同了。首先,且不說吳三桂是不是有反心,單說‘如今我大清如日方中,正要混同壹宇。他姓吳的天大富貴不要,怎麽可能上弘光那條將沈破船,這不合常理’這壹句就不對。沒錯,我大清朝先前是統壹了北方,明朝看起來可謂是搖搖欲墜。可是就我看來,北方諸省已然殘破,十年就有九年荒,遍地流民賊寇,明朝以前每年都要拿出大筆銀子用於鎮撫地方。如今,沒有北方這個包袱,弘光的日子可筆崇禎好過多了。”
  “而且,江南壹地人多地廣,百姓富庶,天下財富的七成出於此地,我大清朝之所以南征,不就是要奪這片膏腴之地嗎?”
  “沒有包袱,國家有富,弘光要想守住半壁江山,至少錢糧上是夠用的。”尚可喜擺了擺手,示意已經陷入狂暴中的阿濟格稍安勿躁,繼續侃侃言道:“有錢有糧,要想守住江南,還得有兵。至於軍隊,客觀地說,寧鄉軍很強,當年濟南之戰的時候,咱們不就吃了壹場敗仗。嶽托、鰲拜、阿山就不死在手頭。我有種不好的感覺,江北那邊多鐸要想解決孫元,只怕不是那麽容易。有孫元的戰績在,吳三桂有動搖之心,也不奇怪。”
  阿濟格冷笑:“巧舌如簧,妳就繼續蒙我吧,也要某相信才行。”
  “不是蒙,是確實。”尚可喜肯定地說。
  “確實,可有證據?”阿濟格繼續冷笑。
  “英親王,據我所知道。那日大勝關之戰,等到寧鄉軍從背後殺來之時,我軍已經支撐不住了。按說,牛首先山距離大勝關戰場也沒有幾步路,別說是深受我大清隆恩的吳三桂,換成任何壹個帶兵大將,見妳這邊吃緊,必然會出兵救援。關寧軍兵多將廣,壹旦加入戰場,雖說不能擊潰寧鄉軍,但維持住戰局應該沒有任何問題。只要咬牙杠到天黑,這壹仗,我大清同明軍只能算是不分勝負。如此,英親王妳也不至於將手頭的兵馬丟個精光,以至到了近乎山窮水盡的地步。而且,如果關寧軍能夠頂著寧鄉軍,以親王妳的勇武和建州大兵的剽悍,未必不能反敗為勝,對此,我是堅信的。”
  “可是,可是就因為吳三桂,卻將這個可能徹底扼殺了,壹箭不發全身而退,眼睜睜看著我大清軍崩潰而不顧。英親王,妳還說他沒有二心嗎?”說到這裏,尚可喜語氣激揚起來:“親王妳要證據,我可以給妳。”
  說著,就從袖子裏掏出壹份文書遞了過去:“這是吳三桂部將朱芬的親筆告發信,上面詳細地記錄了當日吳逆的言行,還請英親王妳過目。”
  “什麽?”連證據都拿到手了,阿濟格不禁吃了壹驚。這個朱芬他是知道的,在關寧軍中職位雖然不高,可卻是吳三桂的是身邊人。他壹把將告發信抓了過去,滿面猙獰地看起來。
  這壹看,只覺得胸膛都要爆炸了。
  那封告發信上倒是沒有直接說吳三桂已經投降了弘光朝廷,只將大勝關壹戰中吳三桂和部將的對話,已經最後決定全師而退的事情詳細說了壹遍。什麽“總兵官,部隊可是咱們安身立命的根基啊,能不死人最好就別死人。如果沒有部隊,在建州人眼中,咱們又算得了什麽?”更是重點描述的內容。
  “唰!”阿濟格越看越怒,壹把將告發信撕成碎片,怒嘯:“賊子,賊子!”
  尚可喜見阿濟格已經被自己成功的激怒,心頭得意。實際上,告發信是他和朱芬斟酌了半天才寫好的。朱芬是這些年在關寧軍混得也是不成。自己答應只要整死吳三桂,就會在阿濟格面前保舉他為關寧軍的統帥。又說吳三桂在戰場上見死不救,已經觸怒了阿濟格,英親王已經準備治他臨陣脫逃之罪,現在只需要壹個由頭,如今正是朱將軍妳立功之時,休要錯過。
  朱芬乃是野心勃勃之輩,經不住這種誘惑,立時就肯了。
  對於誣告別人的事情,尚可喜駕輕就熟,已經總結出壹整套理論。其實,要整壹個人妳用不著說謊話的,任何人都有說失口的時候,妳只需將這些話提煉出來就成。
  現在看阿濟格的表情,顯然是已經被激怒了。
  壹陣風從外面灌進來,滿屋都是飛揚的紙屑。被冷風壹吹,阿濟格想起尚可喜和吳三桂素來不和,此番說不定要借自己的手除了這個大敵,立即就冷靜下來。搖頭道:“不不不,吳三桂只不過是想保存實力而已,又不是真的要背叛我大清。若他真的降了弘光,為什麽不反?這壹路,我手下不過壹千多人馬,他要動手,機會正好。”
  真想不到這個莽夫也有心細的壹面,尚可喜暗自罵了壹聲,賠笑道:“英親王,妳覺得關寧軍就算是反了,打得過您手下壹千建州勇士?”
  阿濟格不屑地冷笑壹聲:“關寧軍就是壹群慫貨,當年在遼西早就被我建州軍打成了灰孫子。別說壹千建州勇士,給了壹百人就能將他們的軍陣打個稀爛。”
  “那就是了,現在親王妳手下還有壹千勇士,吳三桂就算想發,也得掂量壹下後果。”尚可喜眼珠子不住轉動:“這是其壹,而且,我估計吳三桂還沒有同弘光談好條件,這才按捺不發。”
  阿濟格不以為然:“條件沒談好,又有什麽不好談的,不外是要封王,要獨領壹鎮。以前他在山海關是怎麽樣,弘光都許了他就是。若老子是弘光,吳三桂要什麽,都可以答應,只要他投過來。”
  尚可喜:“英親王這話說得對,可惜弘光如今說的話可做不了數。在內,朝政壹手被馬士英、阮大鋮、錢謙益三人把持;在外,各鎮兵馬都惟孫元馬首是瞻。馬、錢二人和孫元關系密切,乃是同黨。關寧軍若降,必然會去爭搶朝廷給各鎮的好處,各軍鎮必然不肯答應。”
  他壓低聲音道:“英親王,所以說吳三桂要想投敵,關鍵不在於弘光小兒,而是孫元。孫元不答應,吳三桂就是賣國無門。據朱芬將軍說,吳三桂已經派了密使此船過江去揚州聯絡孫元,準備做他的內應。並答應將親王妳拖在天門等揚州水師來功,到時候,他就裏應外合,拿親王的人頭做見面禮。因為此事朱將軍也沒有實際證據,也不敢寫在信裏。”
  “什麽?”阿濟格抽了壹口冷氣,他腦子本就簡單,被尚可喜繞了半天,有點暈。
  尚可喜暗罵了壹聲蠢豬,道:“英親王若是不信,等下見了吳三桂可做出壹副要提兵離開天門山的樣子,若是吳三桂同意,那就是沒有投敵。否則,此人的反心就確鑿無疑了。”他心中冷笑,開玩笑,寧鄉軍都繞到我軍前頭去了,軍中士氣沮喪,急需休整。天門山地勢險要,又有補給,換誰都不會急著離開,怎麽著也要休息幾天,等到士氣恢復,並收攏逃散的殘軍才談得上下壹步行動。
  阿濟格心中已經有些信了,越琢磨越覺得尚可喜說得有理,冷著臉道:“某要不要試他,也不用妳管。我且問妳,方才妳來找某做甚,不會只為此事吧?”
  尚可喜道:“英親王不問,我到是忘記了。這也算是吳賊的可疑之處吧,親王,寧鄉軍有大量船只,他們的水師沿著長江而上,隨時都有可能打到天門山來。當然,我軍在這山上修築有船塢堡,就算寧鄉軍來得再多,壹時間也打不上來。因為,下面的碼頭不大,只能容小船靠泊,他們的大船卻是過不來的。”
  壹邊說話,他壹邊伸手朝外面指去。順著他的手指看過去,就能看到山下的碼頭,那裏建有柵欄,還放了大炮。幾堆篝火和明亮的燈籠光線下,有關寧軍士兵的鎧甲閃爍。顯然,吳三桂也意識到敵人很有可能從水路而來,加強了碼頭的警戒。
  阿濟格:“說下去。”
  尚可喜:“關寧軍是否要反,我也不敢肯定。可碼頭實在要緊,卻不能不留意。先前我放心不下,下山看了看。並說,敵人很有可能從水上殺來,是不是調些我部兵馬過來支援,並稟告英親王,讓他派壹員滿將過來主持。”
  阿濟格插嘴:“妳這話倒是執重之言。”
  尚可喜:“負責把守碼頭的是吳三桂的親信夏國相,這四人是個不粘鍋,表面上壹團和氣,可說了半天話死活不肯答應,只說碼頭由關寧軍守衛就夠了,又何須另外排兵。我覺得這個夏國相有點不對勁,就過來稟告英親王。”
  他開始添油加醋:“英親王,我們東江鎮出身的漢軍旗各部軍中都有滿人章京,這是我大清的規矩。憑什麽吳三桂不肯,他搞獨立王國,究竟想幹什麽。難道妳不覺得不對勁嗎?英親王,我等如今已經到了萬般險惡的境地,凡事得多留壹個心眼。還有啊,這麽多關寧軍,怎麽說也得掌握在親王妳的手中才算妥帖。”
  這壹句話將吳三桂置於死地,壹陣劇烈的疼痛又出右腿上傳來,讓阿濟格狂躁異常:“他娘的,不就是壹條漢狗嗎,老子也懶得管他是不是通敵,先宰了再說。”
  說罷,他對著門外大吼壹聲:“來人,去把吳三桂和關寧軍的所有將領給老子叫過來,某要升帳議事。”
  尚可喜的最後壹句話提醒了阿濟格,自己手下只剩千余人馬。而關寧軍有六七千主力精銳,這些兵馬必須捏在自己手頭。否則主弱仆強,我阿濟格將來又如何自處?
  滿人都是實用主義者,奉行的是叢林法則。別說吳三桂有反意,就算沒有,以目前的形勢來看,自己要想重振旗鼓,也必須吞掉他的部隊。
  殺幾個漢人,對他阿濟格來說根本就不是什麽問題。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