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士

衣山盡

歷史軍事

  壹個現代人,穿越到明末的江南。   此刻的揚州還是歌舞升平,還是小橋流水曲水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745章 冒襄的野望

國士 by 衣山盡

2018-7-24 14:36

  島津壹夫連忙擺手:“不不不,郝大人妳誤會了,在下不是這個意思。”
  “那麽,妳究竟是什麽意思?”
  島津壹夫有點郁悶的樣子:“我等雖說是浪人,可以前好歹也是個武士。拿下區區壹座靖江,當不在話下,也沒有絲毫畏懼。只不過,三百多武士,占據壹座堅城,卻要敗在郝大人八十名勇士手下,卻是有損我薩摩武士的威名。”
  郝肖仁這才醒悟過來,笑道:“妳等倭寇敗在我揚州鎮的手下有什麽奇怪,難不成島津妳的水兵還能強過我寧鄉軍?”
  島津想了想,頹然道:“方大人的水軍剽勇善戰,小人的部隊卻是比不上的。聽說,寧鄉軍陸軍還強過水師,我等自然不是妳們的對手。”
  “那不就結了,妳們倭奴算得了什麽。妳手下區區幾百人,遇到真正的寧鄉精銳,別說八十人,就算是八人也能打得妳們滿地找牙。”郝肖仁得意起來:“想當年,咱們寧鄉軍可是能夠擊潰建奴主力的天下第壹軍啊!”
  說完,他壹揮手,下令:“將戰船靠岸,我要帶兵上岸。”
  很快,戰船靠到了長江北岸,八十個裝扮成寧鄉士兵的海碰子全副武裝地沿著跳板下了船,在陸地上列陣。這些海碰子都長著壹副北方漢子的強健體魄,往那裏壹立,倒有幾分威武之師的模樣。
  郝肖仁轉身嚴肅地對島津壹夫道:“島津,最後提醒妳壹句,妳這次是假扮倭寇入侵,而不是真的來搶劫百姓的,要搶妳自去遼東搶建奴,去九州島搶妳們自己。今日若是傷了壹個百姓,不用孫將軍發怒,我先帶兵剿了妳。”
  “是是是,小人知道,壹切以大局為重,我軍絕不傷害壹名天朝百姓。”島津壹夫點頭哈腰,心中卻有些不以為然。他幹慣了海盜的勾當,好不容易帶兵進入揚州繁華之地,怎麽這也得生發才是,大不了不殺人,不傷人就是了。至於財物,該搶還得搶壹些。
  郝肖仁跳到岸上,嚴肅地對八十個海碰子道:“此番我的目標不止靖江縣壹地,而是東面的泰興北面的泰州,此事關系到揚州鎮的未來。今天我就將話撂在這裏,這次叫妳們做這件臟活兒,爾等也別想著發財,將妳等在大洋上的那壹套給老子收起來。雖說發不了財,但我卻可以向妳們承諾,如果此戰順利,我保舉妳們進揚州鎮做衛所軍官,在揚州安家立戶。諸君努力!”
  “絕不辜負孫將軍,辜負大人的期許!”眾海碰子都興奮地叫出聲來。他們都是遼東亡人,說難聽點就是黑戶,只能在海上做盜賊。但人都向往安逸和閑適的,而且,中國人都有土地情節,總覺得這樣在海上飄著不上長法。能夠在揚州鎮的衛所裏做個小軍官,開枝散葉,也算是壹件莫大好事。
  “其實,今日這事也沒有什麽了不起。”郝肖仁大聲道:“不外是等下島津小鬼子占領靖江之後,咱們壹聲喊沖進去就是了。不過,妳們得給老子聽清楚了,到時候都將胸膛給我挺起來,讓滿城百姓都看到我寧鄉軍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面貌。”
  “是!”眾海碰子同時發出壹聲大吼。
  “出發吧!”隨著郝肖仁壹聲令下,八十名漢子點了火把松明,沿著長江北岸,大步朝靖江縣城方向開去。
  ……
  “啊,妳是方密之?”冒辟疆大驚:“密之兄妳怎麽搞成這樣了。”
  忙叫手下:“快快快,快扶密之上船。”
  此刻,在靖江縣城南門長江碼頭處,冒襄終於認出這個叫花子壹樣的人正是自己的密友方以智。
  手下急忙將方以智扶上船,冒襄驚問:“密之,妳怎麽搞成這樣了。妳不是在京城翰林院觀政嗎,什麽時候逃出京城的,那邊又是什麽情形?聽說崇禎皇帝已然大行,此事可真?”
  方以智卻不回答,眼睛裏綠油油地亮著:“快快快,搞些吃的來!”
  “取酒食來,快些!”冒襄急令手下準備。
  大約是碼頭上的情形實在太亂,怕出事,說話間,冒家的四條小船已經蕩了出去,開始緩緩地起航。就有壹個冒家的家人拿了壹個食盒過來,壹看到吃的東西,方以智眼睛裏的綠光更盛,如餓虎撲食壹般沖了上去,抓起壹只燒雞就大口大口地啃了起來。
  大約是吃得急了些被哽住了,方以智大聲地咳嗽起來,又提起酒壺狠狠地灌了壹口,才平順了些。
  燈籠的光線下,方以智滿嘴滿手都是油,面龐和雙手黑得如同煤炭,可餓成這樣,他卻顧不了那麽,只不住朝嘴了塞著吃食。
  冒辟疆看得壹陣心酸,想當初,復社四公子中排名第壹的方密之是何等儒雅風流的人物,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什麽時候有過這樣的吃相?
  所謂復社,乃是崇禎二年成立的壹個文社,由江南地區的幾十個文社組成,社中成員都是江南地區壹等的人物。這十來年中,不知道出了多少人物。比如張溥、張采、陳子龍,如今又有黃宗羲、顧亭林、張自烈等大家。
  如今,復社諸生在壹起磨礪文章,議論國政,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在江南地區有著巨大的影響力,甚至能夠左右南京政局。其中,他們幹得最漂亮的壹件事就是當年奸佞小人阮大鋮意欲在南京復起時,因不滿於阮大鋮招搖過市,貪贓誤國,曾聯名寫出《留都防亂公揭》,公布阮大鋮的罪狀,迫使他“潛跡南門之牛首,不敢入城”。最後,只能狼狽地打消了重返政壇的念頭。
  在現在的復社中,名氣最大的當屬方以智、陳貞慧、侯方域和他冒辟疆。又因為他們四人都是出身名門,就被人稱之為復社四公子。
  復社四公子之中,又以方以智為首。倒不是因為方以智年紀最大,而是他在科場上成就最高,前程最好。
  同冒襄在科舉場上屢試不中不同,這個方以智卻是個考場高手,早在崇禎十三年的時候就中了進士,又考中了庶吉士,被選為翰林院編撰。他這年剛三十歲,在翰林院中算是個年輕人,有年齡優勢。做了編撰,那就是皇帝秘書。
  後又在京任工部觀政、翰林院檢討、皇子定王和永王的講官。他在仕途上面就是奔著入閣為相去的。
  如今,北京已經陷落,冒襄卻在靖江得遇故人,心中震撼的同時,又急欲知道北京的情形,忍不住連串發問。
  良久,方以智將最後壹塊雞肉吞進肚子,用油膩膩的臟袖子壹抹嘴,突然放聲大哭起來:“崇禎皇帝,已然大行了!”
  其實,崇禎皇帝大行的事情對於南京來說已經不是什麽新聞了,最近壹月以來,不斷有北京官員南逃,將這個消失帶到留都。於是,江南各地都是壹片痛哭之聲。
  這些人雖然是親歷者,可這話從侍侯崇禎天子的翰林院編撰口中說出來,卻又不同,這可以證明,崇禎皇帝確實是山陵崩了。
  雖然早有心理準備,冒襄只感覺壹陣頭昏目眩,他猛地抓住方以智,用力搖晃:“可是密之親眼所見。”
  方以智壹邊號哭,壹邊叫道:“正是我親眼得見的,北京城破,大行皇帝自縊於煤山,當時我被賊人所獲,賊人派我收斂大行皇帝,又守靈三日。賊人兇殘,見我在大行皇帝那裏哭靈,就對我嚴刑拷打,直將我的壹雙腳都打壞了。”
  說著話,他挽起褲腿,兩腿的足踝上面有觸目驚心的兩個大傷疤:“當時……都能看到骨頭了……好在為兄我身子強健,還挺得住,這才趁賊人不防,從北京城中逃出生天……只可惜,從北京到江南何止千山萬水,到了揚州府盤纏已經用盡,本打算去找地方官府,可高傑和劉澤清南下,各地官員都時逃亡壹空。為兄沒個奈何,只能壹路乞討來到這裏,幸好遇到辟疆妳,否則還真要做了路邊餓殍。”
  聽他這麽說,冒襄更是心酸,國破家亡,堂堂翰林竟然淪落到這般地步,奈何,奈何。
  他安慰方以智道:“密之兄,到南京就好了到南京就好了。那邊六部尚存,又有史憲之等壹眾忠貞之士主持大局,翌日未必不能北伐討賊,恢復神州。只需太子南下,繼承大寶。”
  “太子來不了啦!”方以智搖了搖頭,突然神情壹振:“辟疆,將船開快些,我要去見史可法,告訴他這個消息。太子和永王、定王都落到李闖手中,怕是來不了南京了。如今,帝位空懸,國家正值風雨飄搖之際,國不可壹日無主,史憲之和留都諸賢必須盡快選出賢明君主,要緊,要緊!”
  “什麽,太子和永王、定王都落到闖賊手裏了?”冒襄壹張臉頓時變得蒼白。
  “沒錯,為兄親眼所見,還能有假。”方以智吃飽了飯,恢復了當年翰林院儲相的風采,點點頭,神色凜然道:“此事至關緊要,我等必須盡快見到史尚書和高尚書,將這個消息帶過去。”
  他口中的史尚書就是史可法,高尚書則是南京戶部尚書高弘圖。這二人壹個掌管南直隸所有兵馬,壹個則掌管留都的財政,乃是壹眾文官之首。
  說到這裏,方以智壹把握住冒襄的手,綠油油的眼珠子變成了灼熱的紅色:“辟疆,為兄知道妳這幾年科場不順,可卻有壹顆報國之心。如今,皇帝大行,北方淪陷,正是我等重整河山,為國家效力的時候。此去南京報信,正是朝廷用妳之時啊!”
  他這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如今皇帝大行的消息天下人都知道。問題的關鍵是,崇禎大行之後,究竟該由誰來繼承帝位。
  按說,崇禎死後,帝位自然就會落到太子頭上,如果太子不在,可在永、定二王中選其壹繼嗣。
  但事情的關鍵是,這太子和兩位皇子都落到李自成手上,以闖賊的殘暴,他們定然是活不成的。如此壹來,只要是大明朝的王爺,只要是朱家血脈,就有繼承大位的資格。
  選誰不選誰,卻是關系到留都官場上所有人身家性命的大事。方以智手握太子和兩王被擒的消息,已經奪得先機。只要將這個絕密消失告訴史高二人,在政治上就算是掌握先機,將來的前程絕對小不了,說不定還要以區區而立之年入閣為相。
  大家都是復社中人,又是密友,方以智就有心提攜冒襄。
  南京選出新君之後,國家必然重建。冒襄有帶信大功,將來必定入朝為官,也是他方以智在政壇上的壹大臂助。
  冒辟疆素有才子之命,乃是江南士林中首屈壹指的人物,可不知道怎麽的,在科舉場上的運氣非常不好。這使多年來,他六次去南京鄉試,六次落第。
  眼見著友人們壹個個都中進士,在朝中為官,光宗耀祖,說不心動也是假話。
  且他的父親可是做過省級高官的,他從小就見識過父親的官威風,對於做官卻是異常熱中的。只因為顧忌臉面,不好意思以舉人身份去選官罷了。
  如今正有壹個好機會,這個時候若是進入官場,同史、高二位尚書及方以智壹道選壹位藩王為帝,得擁立之功,搖身壹變就能成為朝廷大員。其次,他大可以說自己入朝為官,乃是為了重建朝廷,勉強為之。如果,世人不但不會鄙夷自己貪戀權位,反會稱頌他為了國家,不顧後人臧否,敢為天下先。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學而優則仕,這是每壹個讀書人的理想,冒襄也不能例外。
  壹念至此,胸中有壹口熱氣湧上來,讓他忍不住激動得渾身亂顫,只恨不得身下的小船能夠插上翅膀,立即飛去南京城中。
  眼前,好象有壹條金光大道延伸開去。
  正在這個時候,突然間,遠處下遊方向突然有壹條大船以人無法想象的高速沖進,碼頭來。
  這船因為太大,又跑得極快,頓時蕩起了巨大的浪頭。
  碼頭中本有不少船,很多船只正在裝卸貨物和乘客,南逃的人實在太多,水面上擠得厲害。這層大浪壹湧來,頓時讓所有的小船都劇烈蕩漾起來。
  冒襄的船小如何經受得住,立即就有壹個仆人壹個趔趄,撲通壹聲摔進水裏。
  “怎麽回事?”冒、方二人都是大怒,同時發出壹聲低呼,轉頭看去,頓時發覺不對。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