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舌尖上的大宋

呼啦圈大神

歷史軍事

  天才小廚子穿越到大宋,開動頭腦風暴忽悠到萬貫家財開了家飯館。   楊懷仁看著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948章 我們為什麽打仗

舌尖上的大宋 by 呼啦圈大神

2023-3-1 19:09

  這下把那個提問的老兵給問住了,營帳裏壹下變得有點靜寂。
  楊懷仁笑了起來,“不要擔心說錯了,心裏怎麽想的,怎麽說就行。”
  老兵三十來歲,樣子很憨厚,他還是先瞅了壹眼王慶,見王慶並沒有給他太特別的眼色,才憨笑著答道,“其實沒什麽特別的目的,就是想賺點軍功。”
  “哦?”
  楊懷仁其實也猜到了壹些,便點著頭邊問道,“那妳為什麽想賺軍功呢?想升官還是想發財啊?”
  楊懷仁口氣很和善,聽不出任何不滿的意思,老兵又想了壹下,好似壯起了膽子似的,才認真道,“大帥,小人不敢說誆騙的話。
  是因為我壹個老鄉因為軍功成了我們老家那邊的大英雄,才讓我有了現在的想法。”
  楊懷仁想到了什麽,也想引導著他把心裏話說出來,笑問,“如果我沒有猜錯,是不是妳有個老鄉,曾經在武德軍裏幹過?”
  老兵點點頭,“大帥說的不錯,小人是江南人,十幾年前還只有十七八歲的時候,就和老家村子裏壹個年紀差不多的同伴壹起出來從軍了。
  我們倆從小玩到大,說起來他還比我小了幾個月,我是他的同鄉兄長,不過在我們老家,村子裏的人還是會時常比較我們倆,可以說我們倆是兄弟的關系,也存在壹定的競爭的關系。
  壹開始我們都是進的地方上的廂軍,那個……廂軍是怎麽回事,大帥肯定是清楚的,不用小人多說什麽。
  要說當兵吃糧呢,倒也虧不著我們,但要說軍餉,那是基本上拿不到多少的,所以在廂軍裏當兵的漢子,其實都對這樣的現狀非常不滿。
  沒誌氣的,這麽混著也就算了,有點誌氣的,誰不想換個好點的地方當兵?
  去邊軍,那也不是什麽好選擇,也不是說我們南方人受不了北方的寒冷,但北方的幹燥,真的是讓我們不適應,所以最好的出路,就是每年禁軍遴選的時候,能被選上進入禁軍。
  在禁軍當兵,軍餉多不說,回老家說出去也是很有面子的。
  可要想從廂軍變成禁軍,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不論平時的表現,但說個頭這壹塊,就不是所有人都能達到的。
  當年我和那個同鄉兄弟同時參加禁軍的遴選,小人順利過關,被選上成了禁軍的將士,可那位同鄉卻因為個頭達不到禁軍的要求被刷了下去。
  小人成了禁軍,同鄉兄弟只能繼續留在廂軍之中,這種差距在我們老家的村子裏,在相親們眼裏就是天差地別了。
  鄉親們見了小人的父母,總要豎起大拇指誇上幾句,說我們張家出了個在禁軍當差的,說不定將來會出壹個大將軍也是有可能的。
  而相親們對待那位同鄉兄弟的家人,說法就不好聽了,說什麽廂軍都是壹幫賊配軍,留在廂軍裏是既沒錢又沒前途。
  說心裏話,當時小人雖然也替那位兄弟覺得不值,可內心裏還是有些小小的驕傲的。
  那時候正是七年前大帥奉旨下江南,小人也是剛離開的廂軍進京加入了禁軍。
  大帥在江南剿匪,後來隨行的兩衛禁軍也改編成了武德軍,之後還從江南個地方的廂軍裏選拔各類的人才加入武德軍,我那位同鄉兄弟,也有幸成了武德軍的壹份子。
  當時我聽說這個消息的時候,也並沒有覺得他加入武德軍就會怎麽樣,武德軍再厲害,不過也是藩軍罷了,和禁軍還是沒得比。
  可很快壹切都變了,大帥在江南打造了新的戰艦,還帶領武德軍征伐交趾,並為大宋開疆拓土,武德軍也因此壹戰成名。
  我後來聽老家的人說起,那個同鄉兄弟進了武德軍水軍,也參加了那場戰爭,之後因為軍功,得賞壹百六十貫錢,他也升了官,成了軍中的節級。
  他把賞錢托人送回家裏,他們家買了十畝上好的水田,還蓋了新房子,又因為他升了官,在我們老家村子裏甚至縣裏儼然成了壹個大人物了。
  如今相親們談論起來,都說他才是村子裏最有前途的年輕人,而小人我,已經沒人提及了。”
  楊懷仁不知道這個老兵心理上經歷了什麽樣的路程,但從他說的那個同鄉的經歷上看,確實是武德軍中的壹個水軍將士。
  當時征伐交趾的時候將士們的賞賜不少,最少的起碼也有幾十貫錢拿,能拿到壹百六十貫錢的,應該是當時功勞不小的將士了。
  如此說來,老兵是因為同鄉進了武德軍壹下子因為軍功發了財,又在老家村子裏揚了名聲,他這是感到羨慕嫉妒了。
  楊懷仁倒也不會因此就瞧不起他,人與人之間,特別是年輕的同齡人,總是會被身邊的相親或者長輩暗地裏比較,這種事也不能說什麽。
  就算他們自己不計較,可他們的父母和家人也會計較面子上的得失。
  後世的人仍然非常在意“光宗耀祖”這種概念,就更不用說古人了,同樣壹起結伴出去從軍的兩個夥伴,壹個混的好了,另壹個自然面臨各種各樣的壓力。
  楊懷仁壹開始也是不太贊成他這種心態的,為了要面子而求戰,這好像不是壹個好的求戰心態。
  但他轉念壹想,古代的當兵的,妳指望告訴他們國家和民族的利益這種東西,他們不壹定懂,反倒是壹些能夠切身體會到的面子或者感受到的金錢,才是他們最在意的。
  別說禁軍了,武德軍裏進行了很多年的思想教化,這壹點仍舊沒法完全轉變,告訴將士們打仗流血是為了守衛家人,他們能明白,也能因此提高不少鬥誌。
  但指望他們能深刻的理解更深層次的意義,這就難了,所以很多時候實際的利益和名聲名譽這些東西,才是他們追求的,起碼比那些教化給他們的大道理要有用的多了。
  想到這裏,楊懷仁也便開懷了,老兵有這種想法,並不是壹件危險的事。
  只要以後能加以引導,讓他們明白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很多只得他們追求的東西,那麽讓他們明白當兵的意義,也就是自然而然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