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舌尖上的大宋

呼啦圈大神

歷史軍事

  天才小廚子穿越到大宋,開動頭腦風暴忽悠到萬貫家財開了家飯館。   楊懷仁看著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00章 是時候爆發了

舌尖上的大宋 by 呼啦圈大神

2023-3-1 19:07

  蘭若心似乎聽懂了,後來她找了個機會,委婉地向楊懷仁道歉。
  楊懷仁沒說什麽,只是對她微微壹笑,說沒什麽。蘭若心不知道他原諒了自己沒有,可又不好再說下去,只好說了句,“有火就撒出來,憋在心裏難受,還容易憋出病來。”
  這話在楊懷仁聽起來挺曖昧的,沒讓肚子裏的氣憋出病來,差點因為憋笑憋出病來。
  楊懷仁也沒法在蘭若心身上發泄火氣,人家剛拿屁股為自己當了壹刀,傷還沒好呢,那多不好意思?
  不如擇日再說。
  沒想到他們壹回到京城,楊懷仁的火更大了,是想憋也憋不住了。
  楊府在京城出了事,楊懷仁從家中送信的人口裏聽了壹些,壹開始也沒太當回事。
  人的關系就是這樣的,妳風光的時候自然有人錦上添花,來擡妳壹把,妳遇到危難的時候自然也有人見利忘義,再踩妳壹腳。
  只不過當楊懷仁從家人嘴裏聽到若不是林沖救下了母親,母親差點在宮門前壹頭撞死在棺材上的時候,整個人都不好了。
  他怎麽也想不到壹些虛假的傳聞,竟然差點害的他家破人亡,真是讓他後怕不已。
  楊懷仁覺得事情太離譜了,驚訝和後怕之余,他意識到這樣的年代,單單有錢是遠遠不夠的,在強大的權力面前,再多的錢也不過是浮雲。
  壹個人,如果沒有足夠的硬實力,只是有錢的話,很容易就被那些有權有勢的人壹腳踩在腳下,永不得翻身。
  宮裏的兩位,楊懷仁以前覺得這都是他的靠山,可現在看來,無論高太後還是趙煦,都是信不過靠不住的,關鍵時刻,他們還不是要犧牲了自己?
  若果不是在環州得了勝,怕是如今的楊府,早已經被人家啃得骨頭渣都不帶剩的,他的母親和妹妹,還有兩位身懷六甲的妻子,不知道會是怎麽樣的下場。
  發生這樣的事情,也不全是壞事。楊懷仁起碼知道自己以前做老好人的時候,算是為下壹些值得信任的人,比如林沖,比如趙頵,比如那些廉希宗的弟子們,以及楊家莊子的莊戶們。
  他們沒有在楊府看上去落魄的時候落井下石,而是雪中送炭,壹直堅定地站在他的壹邊,所以這些人值得他信任,值得他對他們好,值得他把他們看做了兄弟、朋友和家人。
  楊懷仁的做人準則,就是恩怨分明,有恩必報,而有仇的話嘛,要加倍奉還。
  朝堂上那些說話不嫌腰疼的主和派官員們,在他心裏其實還算不上仇人,那幫人壹直在他心裏的印象就是那個樣子,自私自利慣了,從來不從別人活著國家民族的角度著想。
  他們主張把楊懷仁交給西夏人,在楊懷仁看來,其實根本不用想也知道他們會這麽做,而且他們這麽做倒還不是跟楊懷仁有私人恩怨。
  他們起碼還是打著畏懼戰爭會給邊地百姓帶來災難的幌子,起碼在他們迂腐的意識裏,屈辱的和平才是為了國家好。
  楊懷仁倒不怪他們了,只是覺得他們這樣的思想的存在,是整個時代造成的,是必然的,即便換壹撥人,也不會站在他這壹邊。
  官場的風氣和社會的整體意識就是這樣,整個國家都懦弱慣了,不能指望他們當官的就能有超越歷史的前瞻性。
  或許這就是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吧。
  他們樂意享受和平,那就讓他們繼續享受下去,跟他們較勁,沒有多大意義,真要跟他們爭執起來,說不定他們會大於凜然的拿出“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誌”這樣的高尚理由來證明他們的高義。
  可笑嗎?答案是肯定的。可楊懷仁有辦法改變這壹切嗎?答案是否定的。
  楊懷仁還沒有固執到非要改變壹個時代人們的思想,那樣做太傻,而且他也沒有那麽大的能量和能力。
  可是他有能力讓別人改變以前對他的看法。楊懷仁不只是個老人,不只是個小廚子,不只是個溫順的兔子。
  即便是個兔子,也是個紅了眼的兔子,逼急了,兔子是會咬人的。
  所以那個敢領了壹幫潑皮無賴上門叫板的趙奎和他身後的趙士暅,楊懷仁覺得這是私仇,可就不能放過他們了。
  他似乎想明白了壹切,便安撫了母親和韻兒等人,讓他們去莊子上住上壹段日子,也順便讓韻兒和蓮兒安胎。
  而他,已經不是以前那個他了,壹個上過戰場的人,壹個壹條留竈之計就毒殺了數千夏軍的人,如果還成長不成壹條漢子,那這世上就沒有真漢子了。
  現在手下就有黑牛哥哥、天霸弟弟和小七在身邊,還有近百內衛,還有近百的從通遠軍帶回來的真正在戰場上拼殺過的將士們,楊懷仁覺得他心中的火氣,是時候爆發出來了。
  ……
  城門的侍衛是見到楊懷仁進了城的,可他沒有按規矩進宮先去見官家和太皇太後,而是直接回了家。
  宮裏等著接見楊懷仁的趙煦和高太後臉上就有點難看了。
  幾個樞密院的大佬、六部的幾位高官還有幾位大學士有點看不過去了,開始說通遠郡公不知禮儀,應當嚴懲。
  有的人則琢磨著是不是人家的了這麽大的勝仗,朝廷竟然沒有派人去城門外迎接,通遠郡公鬧了小脾氣?
  可不應該啊,在知道了他在環州打敗了夏軍之後,官家已經給他破格連升三級了,還給了他開府這樣的至高無上的榮耀,他應該知足了。
  其實楊懷仁至今仍然沒有進宮復命真正的原因,趙煦和高太後心中最清楚了,迂腐的文官眼裏或許那件事只不過是壹場誤會,可在楊懷仁這種性情直率的人心裏,或許就是壹個解不開的疙瘩了。
  高太後臉色最是難看,哪裏有官家太後和朝堂上的高官等著他壹個小小郡公的道理?
  於是直接命葉公公去楊府傳旨,讓他立即進攻覲見。
  可等葉公公到了城南的楊府,發現府上除了幾個看家的仆子,主人沒有壹個在家的。
  詢問之下才知道,楊母和通遠郡公的兩位妻妾已經收拾行李去了城外的楊家莊子,而楊懷仁這位正主,去了濮王府……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