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4章 朝堂上的風暴(下)
舌尖上的大宋 by 呼啦圈大神
2023-3-1 19:08
蕭老倌兒笑道,“不就是她嘍,還有別的魅惑皇上的劉婕妤嗎?”
楊懷仁佯作驚訝,“她魅惑皇上,也頂多是後宮裏女人們爭寵的把戲,和朝堂又扯上了什麽關系?”
蕭老倌兒嘆氣,“本來官家的後宮裏之事,外人不知道,也不會去關心,更沒有膽量去議論,但官家因為後宮的女人幾句話,就能跟朝堂上的大佬發脾氣,妳說算不算禍亂朝綱?”
楊懷仁這回是真驚了,“竟然有此等事?太祖遺訓,後宮不得幹政,連當初高太後都小心翼翼,難道劉婕妤就敢明目張膽的幹涉朝政了?”
老倌兒示意他說話小聲點,“噓,王爺莫急,聽我慢慢說給妳聽。這個劉婕妤自幼入宮,起先只是個不起眼的宮女,本也不算是個美人坯子。
可女大十八變,隨著她漸漸長大,竟出落成壹個‘明艷冠後庭’的大美人,當初他是如何當的美人,想必王爺壹定聽說過。
官家熬夜批閱奏折,這個劉婕妤不知耍了什麽把戲,把原本伺候官家的宮女騙走,她端了壹碗參湯去官家,為了惹官家註意,她竟裝作摔倒,把參湯潑在了官家的鞋上。
如此膽大妄為之舉,竟然讓官家看上了她,結果就是官家沒享用了參湯,反倒享用了她,第二天她便從壹個宮女晉升為美人了。
後來孟皇後懷了龍種,官家夜夜寵幸劉美人,便又給她升成了婕妤。如果說這個劉婕妤只是懂得討好男人,那麽就大錯特錯了。
劉婕妤心思機敏,章相公入朝之初,朝中舊黨老臣的威望還在,不是所有人都買他的賬的,是劉婕妤不斷地給官家吹耳邊風,才讓章相公把他壹眾官場好友壹並提拔入朝為官。
章相公有了左膀右臂,辦起事來這才順風順水,所以章相公也願意投桃報李,前段時間還上書說劉婕妤溫良賢達,要官家升她為劉賢妃呢。”
“啊?”
楊懷仁訝異,“還有此事?沒想到章相公也有這壹面啊,呵呵……”
蕭老倌兒輕笑,“人不可貌相,每個人都有他好的壹面,也有不好的壹面,借助後宮獲得朝堂的勢力,自古以來也不算是新鮮事了,章相公這麽做,也是無可厚非。”
“那官家答應了此事?”
蕭老倌兒搖頭,“本來是想答應的,都讓禮部那邊訂好了日子舉行冊封劉賢妃的典禮了,可惜發生了壹件事,官家也只好把這事擱置了下來。”
黑牛哥哥問道,“什麽事?”
蕭老倌兒接著說,“說來荒唐,劉婕妤娘家有個娘舅,本來只不過是個街市上的地痞,因為劉婕妤甚得官家寵愛,便為她那個地痞娘舅謀了個從七品的縣尉的差事。
這種事也常見,壹人成了神仙,他家裏貓貓狗狗也跟著沾點仙氣,本來誰也不會為此多說什麽。
可她這個娘舅從坯子裏就是個蠢貨,換了旁人得了這種好事,還不老老實實當差,輕輕松松拿朝廷俸祿啊,可他不行,以為自己了不得了,出門上街決不再走路,必須乘轎才行。
他要坐轎子也不算什麽,後來這蠢人不知犯了什麽牛皮瘋,覺得皇帝乘坐的車輿挺氣派的,就自己打了壹輛輿,竟弄了八匹馬去拉著招搖過市。”
“謔,這小子得瘋成了什麽樣才能這麽作死啊?”楊懷仁忍不住笑了出來。
不知為何,蕭老倌兒結合語境,還真聽明白了楊懷仁口中的作死是個什麽意思,“是啊,私下裏造輿就已經是大罪了,偏偏這蠢貨還用了八匹馬去拉,這可不就是作死嗎?
縣裏的讀書人自然要把這種荒唐之事上奏朝廷,那壹日朝堂上議論此事,可是愁壞了官家。
對那蠢貨來說,他是真的無知,但這種事往小了說叫僭越,往大了說就是意圖謀反,朝堂上有些看不慣章相公和劉婕妤私相授受的臣子們正好抓住了這個把柄,說要把劉婕妤的娘舅治罪。
這讓官家就犯了難了,按律治罪,劉婕妤的娘舅就必須得死,要是官家徇私,連他那些親自提拔起來的重臣也不樂意了。
最後還是章相公,說是能做出這等事來的人,壹定是失心瘋的,何苦讓陛下和壹個瘋子計較?
他這是故意提醒官家該如何處理這件事了,而官家也會意,便拿這種冠冕堂皇的理由赦免了劉婕妤的娘舅,只是免了他的官職,算是就此了事。
但這麽壹來,劉婕妤為了自己將來的地位,也只好自罪,說她還不配成為劉賢妃,封妃之事才就此了結。
實際上傻子都看的明白,以官家對劉婕妤的癡迷,她封妃之事是遲早的事,但這件事搞得朝堂上的新黨重臣之間,卻有了嫌隙。”
蕭老倌兒說的事情和名皇後無關,讓他稍稍安心,但發生了這樣荒唐至極的事情,又讓他對趙煦失望之極。
楊懷仁雖然原本就對趙煦不抱太大的希望,但趙煦壹直以來對他還算不錯,他也壹直懷著僥幸心理,幻想著歷史改變了,或許趙煦不會成為原本歷史裏那個貪戀女色的皇帝。
但事實證明,山南改性難移,趙煦還是原來的趙煦,壹場來早了的大勝,加上壹個後宮裏魅惑他的女人,就讓他徹底暴露了他的本性,而他當初信誓旦旦要把他父親的改革遺願實現的誌向,像垃圾壹樣被他隨手拋在了腦後。
皇帝不靠譜,如今朝堂上的壹班大臣更是不靠譜,當初讀書時候的宏願,也在權力和金錢的浸染之下,最終變了味道。
像章惇這樣的人,當初受到排擠的時候也是幻想著將來有壹天他們能起復,壹定要為國為民,成為壹代名臣,結果呢,在權力的誘惑面前,最終還是走向了墮落的深淵。
不忘初心,誰都會說,可這世上又有幾個人真正做到了呢?
朝堂上的風暴,吹走了舊黨還不算完,新黨內部也吹出來壹條大縫隙,結果就是鬥完了舊黨他們繼續內鬥,就這麽鬥來鬥去,最終把壹個強大的大宋鬥上了逐漸衰敗,直至滅亡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