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世富貴

安化軍

歷史軍事

  穿越到北宋仁宗年間,金榜題名,卻因為得罪太後,被打發到嶺南為官。從邊疆小官做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三百七十八章 善後最難

壹世富貴 by 安化軍

2018-6-29 15:24

  黨項是壹個大族,其分布範圍南起橫山以南,北到陰山之北的大漠,西至涼州,東到雲州,占的地盤比契丹本族還要大,還要富庶。越向北推進,徐平就越認識到這壹點,不能不引起他的警惕。這樣壹個大族,難怪元昊初步統壹之後,便就起了自立的野心。契丹能夠做到的,他應當認為自己也可以做到,這不奇怪。
  但實際歷史上,黨項從來沒有能夠跟宋朝和契丹並列,只能向兩邊稱臣,在夾縫中求生存。這只能說明,黨項本族沒有被捏合到壹起,內部沒有完成真正的統壹,而且也映襯出了契丹的強大。契丹核心本族人口並不比黨項多,地盤並不比黨項的大,卻在三國爭鋒中壹直牢牢占據主動,說明其國家統治能力遠不是普通的草原部落帝國可比的。
  認識到黨項是壹個並不弱於契丹的大族,徐平便就明白,與契丹的戰事不可能再如對黨項這樣順利。想再壹戰定乾坤,風卷殘雲滅掉契丹,絕無可能。對契丹的戰事,是兩個真正帝國的比拼,而不再是壹個帝國對部落的征伐。
  此次北上,徐平本來有壹戰而下雲州的僥幸心理,至此已經煙消雲散。隨著向黨項腹地推進,了解到黨項族真正的實力,而這樣壹個大族在歷史上被契丹視為小朋友,就可以想見自己接下來面對的敵人是多麽強大。
  北上五原,能夠把黨項族的地盤從契丹吃下壹部分,就是意外之喜,不敢再想太多了。
  雲州以西雖然屬於契丹,但族群是黨項,以陰山為界,分為山南黨項和山北黨項。歷史上元昊與契丹鬧翻,惹得耶律宗真數次親征,便就是因為他招攬了山南黨項。如果契丹置之不理,則就被元昊把邊境推到了雲州,三國鼎立的局面真地有可能形成。歷史上契丹雖然在黨項腹地都遭到了失敗,但卻鞏固了在山南黨項的統治,實現了自己的戰略目標。
  利用黨項和契丹的矛盾,攻下雲州已經不能想,徐平現在最大的願望,是能夠把雙方的邊境推到黃河,占住秦時的九原和朔方郡。這是宜農宜牧的地區,農耕民族的北界,牢牢占住了這裏,從內地充實人口,開墾成農田,就徹底消滅了來自北方草原的威脅。之後要面對的,就是東北崛起的勢力,要害壹是幽州,再壹個是遼東。
  北方民族威脅中原的基地,西北就是河套地區和河西數郡。這兩個地方不失,北方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勢力就發展不起來,再強大也是紙糊的。東北其實不是幽州,幽州被契丹占據只是意外,而是以營州為中心的遼東地區。
  河套地區和河西數郡是宜耕宜牧的地方,被遊牧民族占據,成了牧地,則關中就不再安穩。而中原壹亂,大量農業人口進入這壹帶,被遊牧民族吸收,很快就能發展起來,運氣好了出潼關逐鹿中原也有可能。營州壹帶是既適合農耕,也適合漁獵的地方,被漁獵民族占據之後,與河套和河西數郡是壹樣的道理。
  消滅了黨項,就消滅了北方草原民族崛起的根本,陰山以北不再有合適農耕的大片土地。而沒有農耕作支撐,草原民族也就沒有真正威脅中原的本錢。接下來面對契丹,僅僅收復燕雲十六州其實是不夠的,要解決根本問題,必須要占住遼東,還要不可逆地變成農耕地區。只有東北、西北兩翼齊飛,才能讓中原穩如泰山。
  在帥帳裏,徐平跟吳遵路分析著面對的局勢。他特別擔心,自己的大軍北進,黨項的部落再重新作亂。這種部落地方,打下來是風卷殘雲,但穩定下來特別麻煩,不是派官吏駐軍就可以的。徐平大軍二十萬,要完全控制黨項的土地,還必須有不少於這個數字的內地人口遷來。這裏有了足夠的農耕人口,才能扭轉部落化、遊牧化的趨勢。
  對著地圖,徐平跟吳遵路講過了各個地方的黨項大族,對他道:“攻下靈州後,我會在這裏駐軍十日左右,進行修整,同時解決元昊。靈州以南的耀德、溥樂兩城,已經派兵過去重新修整,並在那裏儲存糧草。有了這兩城,便就跟清遠軍接了起來,許懷德所部會派壹萬人前來靈州,助妳鎮懾黨項諸部。”
  吳遵路點了點頭,指著地圖道:“天都山壹帶如何說?那裏黨項大族不少,若說防部落作亂,最先要防的就是那裏。”
  “天都山歸涇原路,自有都巡檢司鎮懾,妳不需要分心。東邊清遠軍以南,則歸於環慶路,興靈路以清遠軍為界。妳所轄之地,除興靈兩州之間,多是瀚海大漠,黨項的人口並不多,部落也少。沒辦法,現在涇原、環慶兩路的巡檢司兵多,妳這裏人少,最大的麻煩還是歸於他們。興靈路最要緊的,是趕緊從中原招兵,調官吏前來,並盡快在興靈兩州間置營田務。若有必要,可以先從秦州營田務調人來。”
  吳遵路連連稱是,他只帶了幾個隨行小吏,現在就是個光桿司令。現在地方上實行軍民分離,與以前的帥府不同,不能再用軍隊的統兵官兼任地方官,人手缺得厲害。而且徐平的大軍會迅速北上,地方治安需要另行招軍,更加棘手。好在興靈兩州之間是原來開墾成農田的地方,漢人比較多,番人部落比較少,相對來說容易穩定壹些。
  想了壹下,吳遵路道:“我未到這裏之前,便就聽說許懷德軍之前寸功未立,被周邊將領視為笑談。都護統大軍北上之後,這壹帶全都委托於他,可不可靠?”
  徐平笑道:“昊賊壹滅,黨項各部再無能號令全族的人物,縱有叛亂,也只是幾個番落而已。秦鳳路以前的兵馬,還不如許懷德所部呢,數十年間可曾有大亂?”
  吳遵路點了點頭,心裏還是有些擔心。秦鳳路兵馬不多,周邊也是到處蕃落,不過從來沒有出現過可以挑戰官府的勢力。最大的壹次亂子,就是宗哥李立遵犯秦州,被曹瑋壹戰擊潰,從此吐蕃就不再有什麽作為了。唃廝羅的興起,還是借了河西六谷蕃部被元昊驅趕南下的機會。不過黨項到底出了元昊祖孫三代,總不是秦州可比。
  見吳遵路憂心忡忡的樣子,徐平道:“縱然有大亂,還有我統大軍於五原城,隨時可以調轉頭來。契丹縱然會在秋後出兵與本朝爭陰山,也不是急切間能來的。而且過雲州之後就是黨項族之地,並不比我們大軍前出容易多少。妳不需過於擔心,現在最要緊的就是盡快置起營田務,把興靈兩州之間能引黃河灌溉的地方開墾起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