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世富貴

安化軍

歷史軍事

  穿越到北宋仁宗年間,金榜題名,卻因為得罪太後,被打發到嶺南為官。從邊疆小官做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三十章 清貴之選

壹世富貴 by 安化軍

2018-6-29 15:22

  凈手,焚香,諸般儀式下來,徐平終於從石全彬手裏接過盼了許久的聖旨。
  官職又有變動,由工部員外郎轉為侍禦史。這次升遷徐平心裏都有些激動,雖然仍是正七品,但路線卻從此不同了,這才是特旨升遷嗎!侍禦史再轉,就是司封郎中,壹步就把漫長的看不到頭的那些員外郎給跨過去了。
  等等,最後這是什麽,賜穿朱?以前說大官,都是滿朝朱紫貴,自己以後也穿上紅衣服了?有這壹身在身上,不說待遇提高多少,穿回家去威風啊。給父母看看,還有林素娘在家裏等了那麽多年,壹身大紅官袍也讓他心裏好受點,不枉了自己嶺南熬許多年。
  交接罷了聖旨,石全彬又從馬上取了壹個包袱,笑著交給徐平:“這是官家賜下來的新制朱袍,雲行去試試穿著如何?”
  徐平接在手裏,搖了搖頭:“急什麽,等到了京城,殿上面君時再換也不遲。”
  其實在心裏,徐平想的是回到開封,把這壹身換上回家先顯擺壹圈。給親戚朋友們看看,他這嶺南六年也不是白待的,最少把壹身綠衣服換了。
  正事罷了,徐平把石全彬讓到客廳,驛丞自然吩咐人上茶。
  石全彬喝了口茶,才對徐平道:“還有壹件喜事,不知要不要現在說與妳知道。”
  做官這麽多年,還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收獲滿滿,徐平正在興頭上,對石全彬道:“有什麽好事閣長盡管說,左右都是在這壹天,且盡情歡喜壹回。”
  “官家說了,等妳壹回去,便到學士院試館職。以雲行才學,詩賦俱優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那時躋身清要之選,比今日又是不同。”
  徐平聽了這話楞了壹下,沒有回答。
  館職是館閣職事的簡稱,昭文館、史館、集賢院和秘閣總稱三館秘閣,又總名為“崇文院”。這裏的職事從昭文館大學士以下,直到秘閣校勘,職事眾多,名目復雜,是朝廷育才之地,將相名臣多出其中。
  低級館職多是真有職事,而高級館職則多兼任,以示清要才學,升遷也快。此時首相例帶昭文館大學士,次相帶監修國史,三相則帶集賢殿大學士,地位可想而知。
  天聖五年徐平的同年進士,此時任館職的只有狀元王堯臣和趙概兩人,他們都是在天聖八年召試學士院,王堯臣的成績比趙概好,為直集賢院,趙概則為集賢校理。集賢校理為真館職的入門,而直集賢院就要高壹些。但另壹方面,王堯臣的階官由將作監丞升為著作佐郎,趙概則為著作郎,官階上又是趙概升得高。
  館職自成系統,不能單看官階。在裏面任職的,與皇上見面的機會多,官階也升得特別快。尤其是由館職而到修起居註,再到知制誥和翰林學士,下壹步就是宰執,這是升官最快也最讓人看重的升官路徑,能走通這條路的,都是壹時之選。
  試館職是好事,可徐平知道自己的斤兩,還真怕鬧笑話出來。館職以待文學之士,徐平偏偏差就差在文學上。要說策論,這麽多年過來,徐平也能做得似模似樣,不會比現在的文人士大夫差了,畢竟多了壹千多年的見識。但館職考的是文學,考詩賦,這上面徐平真是不擅長。學士院試館職成績分七等,要是自己得兩個低下次的最差等回來,臉放到哪裏去?就是興頭上的皇帝也沒臉面哪。
  再說以徐平的性子,館職清要職事,天天讀書修書,陪著皇上談天說地,他做著也是折磨自己。還不如老老實實找個做實事的職事,憑著政績升遷呢。
  見徐平不說話,石全彬道:“怎麽,雲行莫不是閑館職過於清閑?來的時候,可是官家特意跟我說,念妳在嶺南數年,吃了苦頭,讓妳過幾年清閑日子。”
  徐平心裏苦笑,自己天生壹個勞碌命,哪裏來的清閑日子好過。自己朝裏沒人,學士院的考試是那麽好過的?
  不過皇上的好意總不能推辭,到時候再說吧。
  石全彬又說起了家裏的雜事,原來不僅是徐平升官,連父親徐正也官升三級,不過他沾的不是兒子徐平的光,而是因為當年救了李用和,皇上報答他。
  至於張三娘念念不忘的讓徐平給他掙個誥命,這任務還沒有完成。以徐平現在的職位,加封父母在可與不可之間,還要看徐平回京面君時的情況。
  李用和壹下子成了朝廷新貴,不過皇上剛剛親政,也不好無功升遷,便給了他個到黨項出使的職事,混個功勞在身上。向蕃國報太後的訃訊,事情輕松簡單,回來就能連升數級,大臣念在故李宸妃壹生淒苦,也不好過於反對。
  至於李璋,則到皇城司裏的禁軍裏混資歷史去了。作為皇帝的表弟,以後估計就是在三衙禁軍裏廝混,平平穩穩地升上去,最後做三衙的高級將領。有宋以來,雖說是對宗室外戚壓制得厲害,但也僅指朝政而已。最要害的三衙統兵權,壹直都是外戚勛貴手裏,這也是宋朝皇帝為了自己皇位穩固采取的措施。
  至於朝中,如今人事變動劇烈,所謂壹朝天子壹朝臣,幾乎天天都大臣被貶,也天天都有人升遷,石全彬出來的早,也說不清楚。
  感嘆了壹會,徐平忽然想起,問石全彬:“對了,我記得去年黨項夏王趙德明已經去世,現在的黨項之主是趙元昊?”
  “是啊,這個趙元昊啊,桀驁不馴,很多人都說他有反心。自他繼位,竟然以跟他父親名諱相沖為由,把明道年號改為顯道,還有諸多不臣之舉。近來朝裏就有人說他以後必反,讓官家下旨責罰。”
  “皇上怎麽想?”
  “官家仁厚,認為都是道聽途說,還是相信黨項會忠心為大宋蕃屏。”
  徐平沈默了壹會,對石全彬道:“元昊必反,這壹點無須置疑,朝裏必須要預作準備。只是不知李世叔到那裏出使,會不會遇到什麽麻煩。”
  見石全彬似信不信,徐平也沒有再多說。此時的黨項還是大宋蕃臣,姓著趙宋皇室的姓,那個改變大宋命運的人現在還叫趙元昊,只是不知哪壹天他會掀起滔天巨浪。
  剛剛平了壹個交趾,黨項就迫不及待地沖到前面來,自己在這個世界還真是夠趕,什麽時候才能迎來太平日子呢?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