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世富貴

安化軍

歷史軍事

  穿越到北宋仁宗年間,金榜題名,卻因為得罪太後,被打發到嶺南為官。從邊疆小官做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五十四章 余波未了

壹世富貴 by 安化軍

2018-6-29 15:23

  垂拱殿比真正的正殿大慶殿和正衙文德殿都要小得多,在殿內上朝的都是大臣和有要緊職事的,小官參加起居都是站在院子裏,屬於自己的那個石臺上。這些小官的人數又多,外面黑漆漆的也看不清楚,紀律遠不如殿內嚴整。雖然偶爾會有巡查禦史看到了厲聲喝斥壹句,但卻阻止不了他們交頭接耳。
  不等早朝結束,歐陽修和蔡襄兩個已經把徐平被王沿氣病的消息,傳遍了周圍參加朝會的小官耳朵。高若訥在前邊聽著,只能在心裏連連嘆氣。
  宋庠入列,乘著殿內禦史還沒有查到自己隊列的空檔,用最快的語速,低聲向身邊的同知諫院孫祖德說了剛才禦街上遇到的事。
  孫祖德壹臉不可思議地看著宋庠,見宋庠向自己又點了點頭,才真地相信。
  略壹思索,孫祖德向宋庠做了個寫字的姿勢,宋庠點頭,孫祖德也重重點了點頭。
  前兩天諫院彈劾王沿的奏章壹直也沒個結果,現在好了,新的彈藥又來了,當然是要再接再厲。尤其是對孫祖德來說,年前因為廢後的事情牽連到了徐平,惹得徐平到諫院大鬧了壹場,到了這個時候,孫祖德早就想著怎麽彌補跟徐平的關系了。
  事情緊急,來不及寫奏章沒有關系,反正這個時候諫院的地位還不行,常班奏事也輪不到他們。至於朝會上遞奏章,實際上也極少有機會直接遞到皇上手裏,妳就是有本要奏,大多也都是下朝前內侍拿個袋子走壹圈,把臣僚的奏章收到袋子裏。與散朝後遞奏章惟壹的區別,也就是少了通進司那壹道手續。而諫院本就有在通進司直接遞奏章,且要立即送進去的特權,對他們來說上朝下朝遞奏章是壹樣的。
  出了這麽大的事情,當然是等到早朝散了,立即到通進司那裏遞奏章,彈劾王沿去。這次不把王沿扒下壹層皮來,諫院也就別開了。難得壹次啊,這種大事讓諫院趕上了,而禦史臺因為要彈壓上朝秩序,加上奏事的,消息反而落後了。
  壓倒禦史臺辦這種大事,這幫諫官想想就激動。
  散朝之後,呂夷簡等人略加休息,便就要到後殿去議事,這差不多成了每天的程序。垂拱殿早朝能說的事情非常有限,基本不可能當場做出決策,真正決定國家事務的是在散朝後皇上後殿再坐。除了政事堂和樞密院當值的人,其余所有宰執基本都要參加,常客還有翰林學士,再次的自然就是“四入頭”中的其余三個,知開封府、禦史中丞和三司使。翰林學士並沒有具體職掌,地位卻極高,很重要的壹個原因就是他們要經常參與國家的大政討論,時時備皇帝顧問。
  早朝上禦史臺和諫院都彈劾王沿,後殿再坐必須要把處理意見定下來,再拖下去會引起臺諫的反彈。自去年廢郭皇後壹事,這壹段時間臺諫被壓制得狠了,朝廷壹有動靜便就來勢洶洶。呂夷簡再是強勢,現在也必須暫避其鋒。
  不過今日早朝發生了壹個小插曲,禦史臺彈劾王沿的時候,也出現了王沿彈劾徐平的奏章。說是徐平在河陰縣的時候,不以民生為念,以小錯捕當地勢力之家,把當地的納稅大戶壹網打盡,只給人家留下了孤兒寡母。而且在地方百般索求,貪圖孟州豬肉的美味,讓所帶橋道廂軍下鄉強買,差點引起民變。
  這道奏章讓呂夷簡的心裏又活泛起來,他本就對修不修運河沒什麽成見,只要不影響到自己的權勢就好。最重要的,還是壓壹壓徐平的氣勢,做壹個鹽鐵副使,就快要脫出政事堂的掌控了,這樣下去那還得了。有王沿這壹道奏章,正好就可以做壹做文章,派人到河陰縣走壹趟,不管能不能查出徐平的錯,對他都是個敲打。
  經過垂拱殿向大內去的時候,只見通進司那裏擠滿了人,都是臺諫官員和年輕的館閣官員,爭先恐後地遞奏章。甚至還有還不及寫的,趴在壹邊現寫。
  呂夷簡暗暗搖了搖頭,這些年輕官員現在都是壹腔熱血,聽到點風吹草動便搶著出頭。哪壹天運氣來了,壹道奏章引起風潮,便就名滿天下。他們卻不知道,名滿天下有時候是好事,但更經常的是壞事,到了哪兒上司都會記住這個刺頭。
  不過想壹想,自己年輕的時候不也是如此,不顧壹切壹心銳意進取嗎?呂夷簡的家世並不顯赫,父親只是個小官,那時候呂家的頂梁柱是伯父呂蒙正。呂夷簡中進士為官後,在真宗東封西祀的高潮建言緩建宮殿,任禦史知雜彈劾紅極壹時的丁謂黨羽李溥,頂住大臣壓力審理假李順壹案,後來又果斷處置帽妖事件,也是這麽走過來的。
  想起往事,呂夷簡的嘴角不由露出微笑。誰都有年輕氣盛的時候,當年,在暮氣沈沈的真宗朝,自己也曾經不顧壹切地奮力拼搏過啊。
  後殿再坐壹直延續到了中午,今天這還算是結束得早,要是真到了朝廷有大事的時候,皇上管上兩餐飯,壹直到天黑才出宮也是有的。
  步出垂拱殿大門,呂夷簡心情異常輕松。到了這個地步,王沿自然是要貶的,不過呂夷簡念在他最後反咬徐平壹口,給了自己下手機會的面上,只是把他貶到江南路去任個知州。至於徐平,呂夷簡說得好,既然王沿這樣說,不查無法服眾。要是徐平真的沒事,查壹查又有什麽關系呢,河陰那裏還是派人去的。
  回到政事堂,雜吏上來了茶,呂夷簡舒舒服服地喝了,靠在椅子上讓自己放松壹下,隨手從身前的案幾上拿起了壹份公文。
  不等看完,呂夷簡已經是目瞪口呆,身子從椅子上騰地直了起來。
  這正是範仲淹和宋庠聯名作保為徐平請“尋醫”假的奏章,上面說得明白,今日上朝的路上,恰好遇見徐平病發,從馬背上摔了下來暈在地上。
  手裏拿著公文,呂夷簡覺得腦子嗡嗡作響,好像有壹塊大石頭壓在胸口,整個人都喘不過氣來。就那麽傻楞楞的,好壹會壹動不動。
  官場上也是有規矩的,官員們為政事再是爭得劍拔弩張,但絕不涉及人命,不涉及家人,不能夠乘人之危。丁謂那樣斬盡殺絕,壹旦失勢就沒有再起的可能了。
  呂夷簡可以敲打徐平,甚至可以貶他的官,奪他的職,但在他被氣病的時候再出手,就要壞規矩了。看看自己的位子,十年之後很可能徐平就會坐在這裏,那時候自己的家人怎麽辦?這時候出手要被記恨,到時候徐平豈會不報復?呂夷簡有些怕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