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興霸天

歷史軍事

大唐,隴右道,涼州。
學堂內,李彥跪坐到蒲團上,將筆墨紙硯壹壹拿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唐的文化入侵

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by 興霸天

2023-9-17 08:36

  金智照身穿白服,留有長發,珠彩飾之,漫步行於新羅王宮中。
  壹路所見,無論是命婦貴女,還是宮人卑女,裝扮都與自己不盡相同,倒是挺眼熟。
  當然眼熟,那是唐人的衣服,唐人的飾物。
  金智照回宮的時間不長,更沒有以公主身份露面,這些命婦顯然是不認得她的,遠遠打量過來,見她穿著新羅古服,眼神裏就浮現出高人壹等的傲氣來,仿佛在看壹個來自邊村的土包子。
  從律法來說,這還不算錯,因為早在貞觀二十二年,金春秋親自入唐乞援,就引進唐朝官服作為新羅官服,後來命婦女也穿唐服,“衣冠同於中國”。
  後來到李治登基,為了讓大唐出兵,新羅自己的年號都停掉了,開始奉大唐正朔,行永徽年號,直至今日。
  所以大唐李弘登基,改年號為嗣聖,新羅的年號也得改為嗣聖,對外更是要稱“有唐新羅國”。
  在這些方面,新羅都做得很規矩,儼然是孝子風範。
  但或許是因為孝子這個人設,在唐那邊就不太對勁,新羅的孝順也變得不對勁起來,陽奉陰違,不斷侵占百濟舊地。
  金智照回歸的途中,經過熊津都督府,發現那裏的百濟遺民大部分還是敵視唐國的,在新羅的教唆下多有反抗,叛亂連連,唐國官員焦頭爛額,有些地方甚至都聽之任之。
  站在新羅的角度上,她是十分喜悅的。
  新羅正變得越來越強大,從原本那個三國最弱,變成了如今的獨存,甚至有壹統三國的可能。
  金智照的民族自信心重回,放棄習武方便的勁服,穿回新羅服飾。
  然後就發現宮內效仿大唐蔚然成風,自己由於不願放棄傳統,反遭鄙夷。
  她心中湧起壹股說不出的滋味,再看看王宮內的屋舍陳列,喜悅消散,擔憂徹底占據上風:“新羅小國,真的能反抗大唐嗎?”
  倒也不怪金智照自信心消失得那麽快,如今的新羅還不是大壹統時代,近些年又是征戰頻繁,王宮的建造頗為簡陋。
  而她雖然沒有去過長安的大明宮,但在洛陽王城空置的時候,還嘗試著進去看了看,殿堂相峙,樓臺林立,環境之優美,宮殿之壯麗,可謂至矣,至今難以忘懷。
  那可是楊廣的手筆,這位建造狂魔但凡留下的,都是恢宏盛美,將新羅王宮與楊廣建造的宮殿相比,這不欺負人麽,自然是襯托得連個村落都不如。
  嘆了口氣後,金智照強行收斂念頭,走入殿內,看到了自己的父親,如今的新羅文武王金法敏。
  金法敏今年剛滿五十歲,身材高大,面容方正,眼睛居然不小,再加上頭戴金冠,身穿華服,十分有威嚴。
  而他即便是私下接見女兒,也是正襟危坐,壹絲不茍,語氣倒是頗為柔和:“稚女,坐吧!”
  聽到這熟悉的稱呼,金智照眼眶微紅,泣聲拜下:“父王!”
  金法敏伸出手,虛虛扶了壹下:“回來就好,委屈妳在大唐那麽久,吃了很多苦吧……”
  金智照搖搖頭:“只要是為了父王,為了我新羅,那點苦頭又算什麽呢?只是女兒無能,被內衛所拿,還累及了金漢林和金三光兩位質子……”
  金法敏擺了擺手:“那些小事就不要提了,妳師父救妳出來後,可再有回信?”
  金智照至今都不太確定“佐命”到底死沒死,但她也清楚“佐命”的勢力對於自己的地位有很大的幫助,否則自己逃回國內,絕對得不到這麽好的對待,哪怕她是親生女兒,趕忙回答道:“稟告父王,師父近來在唐國境內謀劃壹場大事,未能及時回信是很正常的。”
  金法敏微微點頭:“他是大唐關內士族的領袖,又曾被唐高宗所冤,既然能假死脫身,如今醞釀的肯定是壹場聲勢浩大的復仇,等到‘佐命’發難時,我新羅就可以盡取百濟之地了。”
  金智照嘴中發苦,下意識地舔了舔嘴唇。
  金法敏倒是很註意細節,微笑道:“稚女,本王正要給妳壹份驚喜,來人啊,上茶!”
  內侍上前,小心翼翼地將壹份熱氣騰騰的茶品端了上來,金法敏笑道:“這是用大唐煎茶法所做的茶品,妳喝壹喝,看看能不能喝得習慣?”
  金智照露出抗拒之色:“現在我新羅也飲茶麽?”
  在善德女王時,新羅就有了茶,但並不流行,歷史上直到唐文宗之後,飲茶之風才開始盛行於朝鮮半島。
  而此時金法敏道:“大唐國內飲茶成風,也帶入了我國內,尤其是貴族之中飲茶者眾,本王喝著覺得味道也不錯,比起酪漿清口。”
  金智照終於接受不了了,諫言道:“父王,那內衛機宜使李元芳,不斷向高原推行茶品,必有所圖,不能讓飲茶之風在我新羅盛行下去,更不能再事事盲從唐國!”
  金法敏淡然道:“李元芳已經是內衛閣領了,還被唐高宗授於顧命臣子,此人與太後正勢同水火,忙於爭權奪利,這茶僅僅是他的個人愛好,妳不要想得太多了,至於其他風俗,擇優習之。”
  金智照想到那位得到重用的金良圖,苦聲道:“我知父王雄才大略,欲以唐人之學興我新羅,可久而久之,唐俗替我國風,朝中人人心慕大唐,等到唐軍真的攻過來時,會有多少人會因此而降?”
  金法敏皺起眉頭:“唐人有句話叫因噎廢食,不可因為害怕國內受此影響,就壹直要保持著落後的風俗,至於大唐出兵……”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又強自浮現出壹抹信心:“中國壹向自居天朝,瞧不起我等鄰國,卻有前隋因高麗而亡國,又有大唐太宗受挫,高宗敗於吐蕃,可見他們並非不可戰勝,我們恰恰要學習他們所得,才能加以趕超,成為與之比肩的大國!”
  金智照並不覺得那些習俗是落後,雖然大唐的衣飾確實華麗,但新羅也有簡約的美感,聽到父王又舉昔日隋煬帝和唐太宗征高麗失敗的例子,立刻道:“父王,我在機緣巧合之下,得以閱覽中原史冊,對於我遼東之地也有記錄,可否壹言?”
  金法敏有了興趣:“說吧。”
  金智照醞釀了壹下,還是沒敢直言,先從新羅的來源說起:“我新羅起初只是部族結盟,在中原孫恩領導五鬥米教叛亂時,開始形成金氏世襲的國家政權,等到中原北魏與南梁對峙期間,才正式定國號,取‘新者德業日新,羅者網羅四方’,是為‘新羅’……”
  實際上新羅名字的來源,有多種說法,並不壹定是這個解釋,但李彥認為這個解釋不錯,讓薛楚玉按照這個說,金智照就以為是真的。
  金法敏此時咀嚼了壹番話語,同樣欣然道:“好壹個新者德業日新,羅者網羅四方,原來我新羅是由此而來。”
  金智照蚌埠住了,妳作為國王,居然不知道自己國家的來歷,發自內心地嘆道:“我新羅國內肯定流傳著不少史料,但不比中國歷朝歷代都是史官記錄,這裏對於歷史處於口口相傳階段,至今還沒有統壹的整理,對於兩國戰事的了解不免有些偏頗……”
  “那隋煬帝是個荒唐昏君,舉全國之力征伐高麗,又諸多掣肘,才使得三征三敗,身滅國亡。”
  “而那唐太宗就是個有為君主,他攻高麗雖未達成滅國之願,卻也以少勝多,攻陷了十座城池,擄掠了大量的牲畜和人口,再消滅了高麗的士卒,這等戰績絕非敗陣,我們不可被他所迷惑……”
  “再觀我新羅,實在無法與前兩者相比,畢竟壹直以來,抵擋中國兵鋒的,主要都是高麗,我們滅掉百濟和高麗,也多依仗大唐之力……”
  金法敏聽到這裏,已是皺起眉頭:“行了,不要拐彎抹角,妳有話不妨直言!”
  金智照抿了抿嘴,真的直言了:“父王,我新羅遠遠不及吐蕃,連高麗也是不可與之相比的,更何況大唐有過前兩代的教訓,難道還會重蹈覆轍?壹旦唐軍開赴,則國家危矣,必須采取壹切防備,萬萬不能自欺欺人啊!”
  金法敏聽到前面已經明顯不悅,然後被最後壹句話激怒了:“妳說本王自欺欺人?放肆!放肆!!”
  金智照趕緊跪下:“女兒失儀,請父王寬恕女兒的罪過。”
  金法敏大袖壹拂,聲色俱厲:“妳乃女子,殿前失儀,豈可寬恕,回宮受罰吧!”
  不比大唐女性可以操持門戶,新羅女子的地位是很低的,善德女王和真德女王能當女王,與她們本身的才能並無關系,只是因為她們為最後的聖骨血脈,這兩位女王在位時,權力基本是由貴族臣子把持,放在明面上的擺設而已。
  金智照隨著“佐命”學了壹身本事,在大唐也看慣了拋頭露面,壹展才能的女子,聽了這話心頭又是壹痛,只能拜了壹拜。
  正要退出,內侍上前稟告,金法敏立刻起身,擺了擺手道:“圓光大師來了,妳從側門退出。”
  金智照只能從側門退下,臨出去前,她目光壹斜,看到對自己聲色俱厲的父王,朝向壹位寶相莊嚴的年邁僧人時,卻換了壹副尊敬的神色,心裏頓時更加難受。
  但她又很清楚佛教在新羅的地位,不比中原王朝的佛門僅僅是宗教,佛教在這裏是國教,對鞏固新羅社會秩序、促進新羅文化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最突出的壹點,莫過於新羅王的名字都是佛教稱謂,比如善德和真德兩位女王,就是佛教之稱,這些新羅王自居為佛陀的化身來統治新羅,僧人的地位可想而知。
  金智照壹路想著,眼見著將要回到自己五居室的豪華寢宮內,迎面壹群命婦走來,低聲交談:
  “聽說了麽,大唐僧人來我王城講法了!”
  “當然知道,那可是禪宗祖庭,少林高僧,我父兄都去沐浴佛光……”
  金智照神色壹變,就要開口辟謠:“別被少林寺所騙,那寺院在唐國根本不受重視的!”
  少林僧人騙騙新羅人還行,她難道不清楚,所謂的禪宗祖庭,包括主持在內的三綱,都被她師弟殺了個幹凈。
  等到太宗賜予的詔書再被收回,她雖然不知道少林寺後面打算放貸,但也看出這座佛寺在大唐內,快混不下去了。
  大唐都不要的貨色,來我新羅耀武揚威?
  然而雙方還未正式對上,就見那群命婦眼神在自己身上刺了刺,身姿搖曳,提前避了開來,然後頻頻側目,交頭接耳地調笑著。
  “嗚!”
  金智照身軀壹顫,淚水奪眶而出。
  她在大唐,因為新羅人的身份遭到唐人鄙視,這倒也罷了,結果回到自己的國家,居然因為不學大唐再度遭到同族人鄙視。
  遭不住了。
  徹底破防。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