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興霸天

歷史軍事

大唐,隴右道,涼州。
學堂內,李彥跪坐到蒲團上,將筆墨紙硯壹壹拿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二十壹章 終於輪到我李元芳送書了

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by 興霸天

2023-9-17 08:35

  “再往西行,就是康延川了,昔日我蘇毗的王都所在。”
  “那座氈帳,是茹本所在。”
  壹路快馬加鞭,李彥三人來到孫波茹重地。
  除了帶著楊再威,片刻不離視線之外,李彥還回王宮,讓王妃寫了親筆書信,讓珠丹帶了過來。
  這位宮廷衛官,在外等於王妃的代言人,有她出面,能節約大量時間。
  不過出了衛茹後,來到孫波茹的地域,所見卻是壹片荒涼。
  就像是大戰時期的堅壁清野,在外居住的百姓統統消失,留下的只有壹塊塊荒蕪的田地。
  當時李彥的心都沈了下去。
  如果孫波茹慘到這個地步,他又談何借兵?
  好在曾經所學告訴他,孫波茹控制的日喀則壹線地區,是這個年代吐蕃主要的糧食生產地。
  欽陵大軍在外征戰,至少有壹半的糧食是由這裏提供。
  吐蕃統壹高原的過程中,吞下蘇毗,是關鍵壹步。
  就如同當年大秦得到巴蜀壹地,又修了都江堰,糧草供給上頓時變得富裕起來。
  果不其然,隨著他們的深入,壹路所見,耕種田地,放牧牛羊,越來越多。
  等到了茹本氈帳的不遠處,更見到壹隊隊甲兵巡邏,秩序井然。
  楊再威冷笑道:“孫波茹民生物豐,並不雕敝,被打壓成這樣,還不反了他的?”
  珠丹下意識就想駁斥,但看著楊再威的兇神惡煞,想到這是殺人如麻的刺客,又慫了起來,用蘇毗話弱弱的道:“妳說的輕巧,我們就壹茹之地,怎麽反?”
  楊再威聽不懂蘇毗土話,眼睛壹瞪:“妳嘀嘀咕咕什麽呢!”
  李彥冷視他壹眼:“閉嘴!珠丹衛官,有人來了,妳去跟她們說明情況吧。”
  壹隊女兵策馬飛奔過來,為首的魁梧女將與珠丹擁抱了壹下,顯然十分熟悉。
  在珠丹取出王妃的信件,她神情頓時變得鄭重起來,仔細打量了李彥和楊再威,做了個邀請的手勢。
  李彥進入軍營,細細觀察。
  孫波茹的甲兵,還是由男人為主,只有貼身的親衛,壹般才用女兵。
  雖然說裝備與大唐士卒差得很遠,但眼神氣質,行進舉止,都還算訓練有素,可堪壹用。
  壹路暢行,眾人來到茹本所在的氈帳前。
  從外觀看上去,這氈帳巨大華美,可進了裏面,發現視線並不壹覽無遺,反倒是垂下了很多帷帳,層層疊疊,如同迷宮。
  同時壹股說不出是西域香料,還是人體汗味的渾濁味道,撲面而來,顯然是空氣不流通,又難免有仆從進進出出,很不好聞。
  李彥皺皺眉。
  本以為是進了女兒國,結果是盤絲洞?
  楊再威是專業人士,壹眼就看出蹊蹺:“這是防刺殺呢!”
  珠丹解釋道:“王女壹脈常遭謀刺,這也是逼不得已,而此習俗是吐蕃貴人多有,同樣可以展示主人家的財富。”
  還真是如她所言,當眾人七拐八繞,來到茹本面前的,看到的就是壹個蒼老的女子,坐在壹件件華美的金銀飾物中。
  女將和珠丹立刻上前見禮:“茹本!”
  楊再威斜眼冷笑,李彥則取出大唐旌節,頷首為禮:“大唐使節李元芳,見過末農茹本。”
  老婦見到旌節,先是有些楞神,然後意識到了什麽,臉色微變,身姿靈活的站起行禮:“老身見過天可汗使者!”
  有著歲月的加持,不需要翻譯,她也認出了來者的身份。
  只是稱呼有點意思,天可汗使者。
  李世民死二十多年了,但大唐周邊的眾多異族還是認他的威名,而不是天皇李治。
  這壹點別說現在,到歷史上的武周時期都是如此。
  當然,威名歸威名,對於李彥的到來,茹本恭敬中帶著警惕:“不知天可汗使者大駕,有何要事?”
  李彥微笑,對著珠丹道:“珠丹衛官,先跟末農茹本講述壹下宮內的情況吧。”
  珠丹翻譯後,茹本警惕之心不減,但也忍不住問道:“王妃如何了?”
  珠丹將信件奉上,茹本打開後,仔細看了起來。
  蘇毗國當年是大小王女執政,壹個國家兩個女王,兩套政府班子。
  這種行政體系不內鬥是不可能的,要麽東風壓倒西風,要麽西風壓倒東風,誰都想多占些。
  後來亡國了,大小王女兩脈,倒是壹下冰釋前嫌。
  如今王妃沒廬氏,屬小王女壹脈,茹本末農氏,屬大王女壹脈,壹個在中央為妃,壹個在地方執政,常常聯絡。
  如果贊普掌權,能夠發號施令,王妃又得寵,這種配合其實是很好的。
  但贊普大權旁落,就是另外壹回事了,她們求存辛苦,勉強維持。
  此時看完信件後,茹本目光微微閃爍,關心起贊普的身體:“王上身體可還好?”
  珠丹心想正找辦法除臭呢,嘴上卻道:“王上久病初愈,雖遭賊子行刺,偶有失語,但其他壹切都好,還能與禁衛切磋,贏得軍中擁戴!”
  茹本有些不敢相信,這變化未免過大,試探道:“有關禦史壹職的設立,是王上推行?”
  珠丹道:“正是,禦史壹職是王上從大唐得到的啟發,除了某些陰謀篡權的賊子外,五茹的反饋都很好。”
  茹本頷首:“王上聖明!”
  又詢問了不少細節,茹本心頭有了數,再看向李彥:“多謝李使節相助王上和王妃!”
  李彥開門見山:“不必言謝,我此來也是有要事商量。”
  茹本正色道:“李使節請說。”
  李彥道:“我大唐有江南壹地,有錢有糧,文化底蘊深厚,此前由於奸臣專權,江南被邊緣化,幸得聖人聖明,才得公平待遇。”
  “妳們孫波茹同樣如此,明明為吐蕃貢獻良多,卻受諸多打壓,不止是來自中央的衛茹,其他三茹也暗中使力,共同遏制妳們的發展。”
  “這個局面原本難以打破,可現在贊普英明,立禦史壹職,得四茹擁戴,欽陵又為了家族私利,私自撤軍,令四茹壹並遭受損失。”
  “這是妳們孫波茹改變局勢的最好時機,錯過了這次機會,妳們在吐蕃永遠就是被剝削的命了!”
  這番話說得太直接,珠丹翻譯得心驚肉跳,茹本聽得也臉色劇變,聲音幹澀的道:“那不知道李使節要做什麽?”
  李彥展開地圖,指著上面暗衛家屬所在地道:“噶爾家族擄掠了大量的孫波女子,配給他們麾下的殺手和暗諜,這裏就是所在之地,此舉極盡羞辱,為何如此?”
  “我聽聞噶爾家族本是妳們的家臣奴戶,投靠吐蕃後,幫助吐蕃滅了蘇毗。”
  “這就和吐谷渾的素和貴壹樣,本國叛徒,舊民人人得而誅之,可惜噶爾家族如今成了氣候,反倒是由他們執掌大權,發號施令!”
  茹本張了張嘴,也不知該怎麽說,因為這本就是事實。
  李彥繼續道:“如今妳們的主仆位置發生顛倒,身為王女壹脈,反倒要屈身聽從奴戶的號令,末農茹本,請恕我直言,妳麾下的其他的家臣,不會有樣學樣吧?王女壹脈的威望,如果壹落千丈,以後妳的後代,連茹本之位都要讓給其他家臣了!”
  這話太誅心,茹本臉色變得難看起來,深吸壹口氣:“看來李使節對於我族內部的事情,是真的很熟悉啊,莫非要效仿昔年王使節所為,以檄文招兵,討伐噶爾家?”
  王玄策滅國的事情距今不足三十年,這位孫波茹本顯然是印象深刻的。
  當年那位大唐使節浴血逃出,揮筆寫就檄文,持節四處招兵,掉頭回去,大破天竺軍隊,直至滅國,是何等的威風與震撼!
  可事後王玄策拍拍屁股回大唐了,留下的爭端也持續良久。
  所以茹本以王玄策舉例,絕非好意。
  李彥卻斷然搖頭:“檄文壹出,就是逼迫貴茹有進無退,不留余地,我不為之。”
  “我此番前來,確實是要撥亂反正,打壓噶爾家族的囂張氣焰,救出這些可憐的女子,讓吐蕃的權勢回到與我大唐交好的贊普手中!”
  “而妳們孫波茹,此次出兵的名義只有壹條,那就是救出被擄走的同族女子,這點天經地義,又有贊普許可,誰能質疑?”
  茹本露出動容,仔細凝視這位與眾不同的天可汗使者。
  李彥也打量著這位蒼老的茹本。
  年輕人有沖勁,敢打敢拼,年老的有懷念,追憶榮光。
  最怕就是中年,出身時蘇毗已經亡國了,感覺不到昔日光輝,又沒有年輕的幹勁,直接擺爛。
  現在茹本蒼老,他對癥下藥,語氣放緩道:“末農茹本,妳知道吐谷渾要復國了嗎?”
  茹本瞳孔收縮,立刻明白潛在之意:“大唐滅亡的國家很多,復國的例子,恕老身孤陋寡聞,壹個都沒聽過。”
  李彥道:“以前沒有,不代表日後沒有。”
  “吐谷渾遭吐蕃入侵覆滅,我大唐聖人深感痛惜,封慕容汗王為青海國主,正是力主復國之意,否則哪有封國主的道理?”
  “而此番欽陵從吐谷渾舊土撤退,我大唐天軍抵達,難道吐谷渾就不能復國嗎?”
  聽著他擲地有聲的話語,看著他手中代表唐皇的旌節,茹本沈默下去,心跳莫名的快了起來。
  李彥語氣裏滿是自信:“當然,飯要壹口口吃,路要壹步步走,現在講那些,未免為時過早,請茹本先看吐谷渾的復國情況,再言其他如何?”
  茹本不由自主的點頭:“不錯!不錯!先看吐谷渾!”
  如果吐谷渾能復國,那她的蘇毗或許也可以……
  李彥微微壹笑,招了招手,讓珠丹將早已備好的書奉上:“這本《大唐西域記》,是我大唐高僧玄奘法師,昔日所記錄的西域諸國,上面也有蘇毗的情況,茹本不妨看壹看。”
  茹本直接上前,恭敬的接過:“多謝李使節贈書。”
  終於輪到他送書了。
  別說,滋味還挺不錯。
  李彥頷首行禮:“那我就不打擾茹本議事了,告辭!”
  他帶著楊再威離開,茹本則翻看起《大唐西域記》,發現書中早已翻譯成吐蕃的文字,正是珠娘等人在宮內所做的工作。
  茹本看著蘇毗特供版,本就渾濁的眼睛逐漸濕潤起來。
  她都不知道原來故國如此牛逼。
  再看看今日的孫波茹……
  想到贊普的變化,欽陵的撤退,唐使的威儀,近來發生的壹件件大事。
  這位昨日的王女之後,蒼老的面孔露出決意,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來,沈聲開口:
  “調集諸衛甲兵,招千戶長議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