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壹臣

青史盡成灰

歷史軍事

在塵土飛揚的大路上,壹大壹小兩個孩子,緩慢前行。 他們的旁邊是空曠的原野,只有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零壹章 清官無敵

大明第壹臣 by 青史盡成灰

2022-12-9 22:30

  清廉,絕對是自古以來,人們對官員的第壹要求。
  宋有包拯,明有海瑞。
  皆是受到後世歷代敬仰的表率。
  張希孟倒是沒想過貪贓枉法,但是壹下子成了清官代表,還有點不適應?我真的算是清官嗎?
  算!
  怎麽不算!
  我們張經歷每次大勝之後,別人收取財物,先生只關心書本文字……先生不置辦產業,不取俸祿,不貪不占,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兢兢業業,實在是官吏的楷模。
  先生主張均田,意在富民。先生執掌糧食銀行,家中卻無壹石糧食,試問古今,還有如此清廉的官吏嗎?
  而且別的清官都是同僚、師生、好友之間吹捧的,誰知道真假,大約就是人雲亦雲吧!可我們張經歷不壹樣,他這是盜匪認證的。
  官匪從來勢不兩立,不共戴天。
  壹個讓匪類都五體投地的官,這還用多說嗎?
  誰敢說張經歷不清廉,老子都跟妳急!
  這事由於傳播太快了,還沒出正月,就連方國珍都聽說了。
  而且那張紙條上還特別寫了,偷了方國珍的金佛,然後熔成了金元寶,見張希孟太過清苦,竟然留下了壹個元寶。
  也就是說,老子虧了錢不說,還成了笑柄。
  同為義軍,做人的差距怎麽就這麽大捏?
  方國珍備受壓力,他發誓要揪出那個膽大包天的狗賊,千刀萬剮了。
  不為別的,方國珍前些時候送給朱元璋金玉馬鞍,如今又弄出了金佛。姓方的到底有多少好東西啊?
  這家夥起兵快十年了,壹直霸占海上航路,搶掠走私,盡是發財的門道,他的家底兒到底有多厚?
  金屋子,金床,金桌子金板凳,就連馬桶都是金的。
  這些傳言神乎其神,就連方關都糊塗了,不會他爹真有這麽多錢,他都不知道嗎?
  “蠢材,蠢材!”
  方國珍氣得大罵,他是搶了不少好處,可是任何壹個養兵的人都知道,再多的錢,也不扛花,沒有幾天就會見底兒。
  雖然方國珍也藏了壹些私房錢,倒是絕沒有到揮金如土的地步。
  可是這些傳言給老方帶來了兩個麻煩。
  其壹,各地的小偷賊匪都盯上了他。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元廷日薄西山,秩序崩塌,各路神仙鬼怪都跳出來了,有投身紅巾軍,提刀殺人的,自然有施展偷技,大發利市的。
  之所以小偷沒什麽名氣,那是因為大家夥的目光都在巨匪身上,殺人的案子都關心不過來,誰會在乎偷錢的!
  只是大家夥不在乎,並不意味著沒有。
  恰恰相反,這年頭神偷遍地,格外猖獗。
  就這麽說吧,金陵城尚且不能保證安全,張希孟的住處都被摸進去了,別的地方又會亂成什麽樣子,簡直不敢想象。
  聽說方國珍有錢,還敢把黃金放在外面,偷他丫的!
  老方氣得抓狂!
  好歹我也是壹方之主,妳們對我尊重壹點,別不把我當回事!
  可俗話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
  任憑方國珍怎麽小心,但是還有人得手了。
  真從他的府邸偷出了東西,這下子更是刺激了無數神偷,把心思全都放在了方國珍身上。
  偷不了妳,還偷不了妳的糧,妳的船?
  面對無數大盜的奇思妙想,方國珍是不勝其煩。
  沒辦法,他只能加倍調撥兵力,保護府邸。
  而這就引出了更大的麻煩。
  壹個讓方國珍措手不及的麻煩。
  如果說盜賊們是隨便起哄添亂,那麽手下的士兵,可真的要了方國珍的命。大家夥跟著妳出生入死,辛苦了這麽多年。
  光聽說妳發財了,金子多得都被偷了,怎麽不給我們點?
  妳這麽摳門,不講義氣,莫非是要我們提刀上洛,痛陳利害?
  這麽個破事,居然弄得方國珍軍心不穩,這家夥沒辦法,只能壹面解釋,壹面多給發了三個月的軍餉,全力以赴安撫人心。
  但效果依舊寥寥,弄到了最後,老方實在是沒有辦法了,他覺得還是對外用兵吧!可別繼續糾纏了。
  方國珍能打誰呢?
  毫無疑問就是圍困著平江府的張士誠,啥也別說了,咱們倆過過招吧!
  張士誠這個冤枉啊!
  他什麽都沒幹,沒得罪妳朱元璋,沒招惹妳方國珍,憑什麽打我?
  看我好欺負嗎?
  還真是這麽回事。
  張士誠壹直在圍攻平江府,方國珍從松江府登陸,攻擊張士誠的後方。老張這邊師老卒怠,疲憊不堪,竟然被打得接連慘敗,難以招架。
  張士誠實在是有點沒主意了,他憋出了壹個不是辦法的辦法,竟然向元廷請降。
  方國珍不是已經接受了元廷漕運萬戶的官職嗎?
  俺張士誠也投降了,這回咱們同朝為官,妳總沒法繼續打我了吧?
  張士誠這思路簡直絕了。
  不過他距離元廷這麽遠,詔安又不是小事情,來回幾個月也是正常的,所以張士誠和方國珍還要繼續亂著。
  而他們亂起來,對誰有好處呢?
  毫無疑問,朱元璋選擇了戰術後仰,正是在下!
  事實上,從傳出張希孟清廉開始,有壹個地方就熱鬧起來了。
  正是張希孟弄得糧食銀行。
  前面已經說過了,糧食銀行並不便利多少,發出的市場券也相當繁瑣。
  朱元璋占領金陵之後,糧食銀行也在江南開展了業務,但是對不起,江南根本推不開。
  畢竟信任還沒有建立起來,而且江南相對富庶,金銀存量不少,朱元璋為了發展商業,並沒有像元廷那樣,禁絕金銀,甚至還鼓勵金銀交易,只要納稅就好。
  正因為如此,糧食銀行和市場券沒什麽進展。
  按照預估,甚至要等到糧食收獲之後,才有希望。
  畢竟在滁州也是這樣的。
  可是自從傳出張希孟家徒四壁,身無分文之後,跑糧食銀行咨詢的人就多了,而且還都是富商。
  大家夥的邏輯也很簡單,在這麽個混亂的時候,壹個清官,比熊貓還要珍貴壹萬倍!
  朱家軍能有這樣的清官,也自然值得信賴托付。
  與其把錢財藏在家裏,埋進地窖裏,為什麽不拿出來,存到糧食銀行。只要能保證安全,也不用多少利息,甚至給點保管費,都是可以接受的。
  “張先生,如今上位的威望大增,百姓又稱贊您這位清官,咱們朱家軍的風評,簡直不要太好啊!”
  郭英興匆匆向張希孟匯報情況,臉上洋溢著笑容。
  哪知道張希孟壹點都沒有笑,相反,他繃著臉,怒視著郭英,眼神冷冰冰的。
  “少在我面前唱喜歌,我問妳,那個賊呢?妳抓到了沒有?”
  郭英哭了,“先生,我已經想盡了辦法,頭些時候,妳這府邸沒人居住,看管不嚴,有人偷偷進來,那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無論如何,也不好抓!而且這個賊人十分猖獗,他偷了方國珍,又來偷先生,我看他下壹步,沒準去偷張士誠,去偷劉福通……人多半不在我們境內,我是無論如何,也抓不到啊!”
  好家夥,壹個賊把紅巾軍都給秒了!
  張希孟黑著臉,怒道:“我可告訴妳,外人進了我的府邸,輕輕松松就走了。如果他進了主公的府邸怎麽辦?如果他不是偷東西的,而是來投毒的,又怎麽辦?妳現在擔負著所有人的安全,妳就這麽做事?如果出了意外,把妳的腦袋砍了都不夠賠的!”
  郭英被嚇得魂飛魄散,手心直冒冷汗,這事情的確不小!
  “我,我壹定想盡辦法,務必把這個賊揪出來,請先生放心,斷然不會有下壹次!”
  郭英嚇得逃命似的離開,趕快去布置人手,壹面追查,壹面加強防衛,努力做到滴水不漏。
  還真別說,這壹次的事情給老朱和張希孟都提了個醒,必須小心再小心。
  尤其是老朱,他很喜歡往民間跑,沒事就找個面館,吃壹碗面,來幾瓣蒜,看著街上人來人往,那就是他最幸福的時候了。
  老朱這個趣味,或許就是在當初流浪的時候染上的。
  彼時的他,滿世界要飯,想要吃壹頓飽的都難。
  彼時那些坐在面館裏,熱氣騰騰,大口吃面,大口喝湯的身影,壹定是老朱最羨慕眼饞的。
  如今掌了權,能夠吃上壹大碗面,再來幾瓣蒜,看著街上人來人往,毫無疑問是享受的。尤其是壹點,街上千萬別有饞得流口水的要飯的,尤其是身強力壯的,必須趕快安排,從軍屯田,壹定要給他壹個出路。
  可別再弄出第二個朱重八了!
  如今弄出了這個事,雖然老朱還是喜歡上街,但也必須克制了,千萬別遭了毒手。
  只不過相比這點小小的不痛快,朱家軍的收獲還是太大了。
  壹直以來,都想發行的寶鈔,似乎可以推出來了。
  而清廉之名,天下皆知的張希孟,就是最好的寶鈔司提舉。
  “先生,這事怕是非妳莫屬了。”
  張希孟也不知道是該生氣,還是該高興,這也算是因禍得福嗎?
  “主公,紙幣不是那麽簡單的,必須有穩妥的準備。我這邊人手也著實不夠……”
  “這個容易。”老朱笑道:“劉基,宋濂,還有葉琛,章溢,這幾個人都歸妳了,該怎麽發寶鈔,妳們商議個辦法出來。”
  這壹下子張希孟的部下直線飆升了,而且還都是名士鴻儒,頗有人望的那種。
  老朱輕松道:“先去祭奠宗澤,回來咱們就準備春耕,準備寶鈔!”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