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大秦

劍氣書香

歷史軍事

  那壹年,項籍在鹹陽宮表演舉十萬斤鼎,那壹年,劉季拿著赤霄劍在市集教訓潑皮,當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790章 默契

長生大秦 by 劍氣書香

2020-10-2 20:30

  耳聞百裏策應下此事,司馬傑面露喜色道:“過多幾日,百裏兄定會為今日的明智之舉,而感到欣慰。”
  “來人,拿紙筆過來,本帥要與百裏大帥壹同上書陛下。”
  站在壹旁的親兵,慌忙找來筆墨紙硯,以及壹塊寬厚木板,以便司馬傑書寫。
  司馬傑洋洋灑灑寫了數百字,落款處簽下大名,將自己持有的帥印,印了上去,再將文書遞給百裏策。
  百裏策猶豫了壹下,咬牙簽下自己名字,蓋上印章。
  接著司馬傑招來兩名信使,當著百裏策的面,將文書封好在漆筒裏,交給了其中壹人。
  兩名信使躬身行了壹禮,壹人三馬,快速往長安趕去。
  望著信使離去,司馬傑與百裏策兩人心情不壹。
  前者略帶壹絲興奮,仿佛建功立業就在此時,後者不知怎的,心裏竟有壹絲不安。
  可已成既定事實,百裏策亦沒想過再勸,只想著,且隨他去吧。
  信使剛壹離開,司馬傑赫然下令道:“傳令全軍,加快行軍速度,本帥要在明天落日之前,趕到陳郡。”
  “如有掉隊者,軍法處置。”
  此令壹出,征伐劉季的秦國大軍,行軍速度頓時快了三成,第二日申時,便趕到了陳郡。
  ……
  陳郡,陳縣城,龍且與曹參站在城墻上,望著如潮水壹般湧來的秦軍,面色嚴肅。
  龍且淡然開口道:“曹先生,秦國這次手筆不小啊,末將粗略壹看,少說也有二十萬大軍。”
  “其精銳程度雖尚未可知,可這氣勢,分明強於我方大軍。”
  “以五萬弱軍擋二十萬強軍,本將非孫吳轉世,恐力有不逮。”
  曹參望了壹眼龍且淡然的神色,哪不知對方想提前撇清責任,遂笑著說道:“龍將軍盡力即可,若有不諧,曹某自會向主公解釋。”
  龍且輕聲笑道:“既然如此,本將在此謝過先生了。請先生放心,若不到最後壹步,末將絕不會棄城而逃。”
  曹參在心裏估算了壹下張良離開沛縣的時間,說道:“龍將軍亦不要有太大壓力,主公另有後手,將軍只需堅持半個月,此事必有反轉。”
  龍且盯著城外秦軍,喃喃自語道:“半個月嗎?應該不成問題。”
  ……
  陳縣在望,司馬傑與百裏策都沒有立即發動攻城的想法,而是派出兩萬大軍在壹旁警戒,下令其余大軍砍伐樹木,安營紮寨。
  龍且站在城墻上看到這幕,當即對身旁的曹參說道:“秦軍遠道而來,體力消耗甚大,今日應該不會攻城了。”
  “末將想讓大部分士兵都下城墻休息,只留壹部分精銳在城墻上值守。先生以為如何?”
  在龍且看來,秦軍將領自然不可能連“疲憊之軍,不可久戰”的道理都不懂。
  同時,讓龍且覺得可惜的是,手下兵太少了,太差了。
  否則趁秦軍立足不穩,帶兵沖殺壹番,絕對有意外收獲。
  曹參聞言,微微壹笑道:“將軍只管下令,無需在意曹某的想法。”
  “主公安排曹某來監軍,只是依照軍制,必然為之,而非不信任將軍,派曹某來監督。”
  “接下來的大戰,曹某絕不會幹擾將軍的指揮,請將軍盡管放心。”
  龍且聞言,只是笑了笑說道:“先生誤會了,末將詢問先生意見,並非是因為顧慮先生去主公面前告狀,僅因為尊敬先生這等才智過人的謀主。”
  “先生若不覺得末將煩的話,盡可暢言自己的想法。”
  “俗話說,偏聽則暗,兼聽則明,末將可不想做壹個聽不進別人建議的蠢貨。”
  曹參哈哈大笑道:“將軍果然是爽快人,卻是曹某著相了,那妳我二人,接下來還得通力合作,齊心協力,如此方能擊退秦軍。”
  龍且亦跟著大笑道:“借先生吉言,末將定不負所望。”
  壹番話下來,兩人之間竟莫名多了幾分默契和信任,這是兩人始料不及的。
  監軍和壹軍主將,關系都能處的這麽和諧,兩人甚至忍不住在心裏暗自嘆道:跟聰明人打交道,有時候既容易又輕松。
  龍且所料沒錯,司馬傑和百裏策,自始至終,都沒打算今日攻城。
  哪怕城墻上的叛軍,數量少了壹半,司馬傑和百裏策都不為所動。
  因為他們商議過,不能表現出來,勝的太輕松。
  待到傍晚,陳縣城外,赫然多了座新的軍營。
  傍晚,有出城打獵打柴的陳縣百姓看到壹幕,頓時明白是秦國大軍打過來了。
  大軍壓陣,全城封閉,出城打獵打柴的百姓,在戰爭結束之前,是不要想著回城了。
  與此,陳縣城內有壹道謠言響起:秦軍來攻,若秦軍攻下陳縣,定然會下令屠城,大家若不想死,就支持沛公反秦。
  謠言散發出去後,龍且分明感受到,城內好戰的氣息,與將士們的士氣,都高昂了許多。
  為此龍且不得不佩服那些謀士,明明壹個個瘦弱的很,自己能壹拳打十個,可論壞心思,武將恐怕不及對方十分之壹。
  ……
  安營紮寨後第二日清晨,司馬傑將看守大營的任務交給百裏策,自己帶著五萬人馬,來到陳縣前壹箭之地,下令讓人喊陣。
  古代負責喊陣的士兵,基本都是肺活量逆天的存在。
  當然,罵功也是他們的必修課。
  十幾名負責喊陣的秦軍士,在陳縣面前走了壹圈,險些沒把城內守軍說的直接從城墻上跳下來,跟他們拼命。
  龍且對此只說了壹句:“待在城內,有功無過。擅自出城者,不論妳是為主拼命,還是戰功,先且治罪再說。”
  壹句話,將士兵們的異動全部壓了下去。
  曹參既告訴過龍且,至少堅持半個月,等候援軍到來。
  龍且自然不會壹意孤行,主動出城迎戰。
  喊了半天沒反應,司馬傑當即下令攻城。
  壹直像模像樣打了半個時辰,死傷數十人,司馬傑便下令鳴金收兵,來日再戰。
  陰差陽錯,司馬傑和龍且雙方明明敵對,兩盆之間竟也有幾分默契。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