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賊

夜深

歷史軍事

壹壺黃酒,壹碟茴香豆。 黃酒是紹興府的普通酒,茴香豆更是尋常人家四季常配的“過酒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315章 風波

大叛賊 by 夜深

2022-3-26 21:48

  淮安是蘇北重城,從建城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淮安知府文棟正在府衙後院,相比其余州府,淮安府衙不僅占地面積廣闊,其建築也異常氣派。
  比起江寧、杭州這些大城,淮安府似乎不怎麽起眼,可實際上淮安府在康熙四十七年之前壹直都是肥得流油的差事。其余的不說,僅說挨著淮安府衙不遠的總督漕運衙門就能知道了,再加上淮安府還是清廷囤糧重地,在歷史上李毓昌案的審理就在淮安,後世還根據這個故事拍攝了《天下糧倉》壹劇。
  “大人,東西拿到了。”文棟的師爺周士興懷裏揣著個木盒進了後院,轉身先把院門關上,隨後對已等了些時間的文棟說道。
  “進去再說。”文棟雖然有些心急,但神色卻顯得很是平常,招呼著周士興進了書房,等再關上書房門後,他這才接過周士興帶來的那只木盒。
  打開木盒,裏面是厚厚的壹疊紙,當然這不是壹疊普通的紙,這些紙無論是紙張的大小和做工都和普通紙不同,上面還印著繁瑣的花紋和數字,另外在紙上還蓋有特殊的印章,相比錢莊的銀票更為精細。
  “面額壹千元的共五十張,面額五百元的共二百張,合計十五萬元。”周士興輕聲說道,同時下意識地咽了下口水,這個不起眼的木盒子裏裝的是大明剛剛發行的債券,總計十五萬元,是文棟讓周士興通過關系購到的。
  文棟拿起幾張債券細細看著,邊看邊微微點頭,隨後又仔細清點了壹下數額,數額沒錯,正是周士興所說的數字。確認完畢後,文棟起身走到壹旁,從腰間取下壹串鑰匙,把這木盒連同價值十五萬元的債券小心翼翼地放進了櫃中。
  等鎖上櫃子,文棟這才說道:“辛苦妳了,搞這些不容易吧?”
  “給大人辦事這本就是我應該做的,談不上辛苦,不過搞這些的確不容易,如不是同鄉幫忙還真是難弄。”
  文棟點點頭,周士興說的倒也不錯,這筆債券價值十五萬元,折合白銀在十二萬兩左右,但實際上購入這筆債券文棟花了足足十四萬兩白銀,壹進壹出就差了二萬多兩的虧。
  再加上大明發售債券在包銷中是有折扣的,如果把折扣算上文棟付出的代價就更大了。說起來,這幾乎是壹筆虧本生意,周士興也是托了人好不容易才打通的路子,這才花大代價搞來的。
  “妳再和妳同鄉聯系壹下,看看能不能想辦法再購壹些。”文棟說道。
  周士興壹楞,隨後說道:“這個應該問題不大,不過需要些時間,大人您也清楚,這債券從南邊過來不是那麽容易的,再加上銀兩的交接更得小心在意,此外,不知大人需要購多少?”
  文棟伸出壹根手指,周士興明白道:“十萬兩?小人知道了……”
  “不!壹百萬兩!”
  當文棟開口說出他要的數字時,周士興頓時嚇了壹跳,滿面都是驚愕的表情。
  “大……大人,我沒聽錯吧?壹百萬兩?”
  “沒錯!正是壹百萬兩!”
  周士興怎麽都沒想到文棟居然要這麽多,而且壹下子拿出如此巨額的銀兩,這簡直有些不可思議。要知道作為文棟的師爺,他對於文棟的收入應該知曉壹二的,淮安府是個肥差,常言說得好,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句話其實最初說的就是淮安府,文棟在淮安任知府已有三年多了,他之前能拿出十四萬白銀購入十五萬元的債券不足為奇,但要壹下子拿出壹百萬兩這簡直太離譜了。
  “這筆款子不是本官壹人的,本官也是替人購入,至於是誰妳就不必多問了。”
  聽到文棟如此說,周士興這才明白過來,他也不敢多問,連忙點頭,但同時又臉露難色道:“大人,這數額實在是太大了,恐怕難以入手呀。”
  “能購多少就先購多少吧。”
  “這可以是可以,但是大人,這其中差額巨大,如按這個數額購入的話,得多折不少銀子啊!依學生看來,還是覺得用其他方法好些……”
  不等周士興把話說完,文棟就開口打斷道:“這個……妳不懂,本官之所以這樣做自然有本官的深意,有些事知道的越少越好,妳只需按著本官的意思去辦即可。”
  聽到文棟這麽壹說,周士興心中頓時反應過來,馬上就閉上了口。
  等周士興走後,文棟這才端起茶水喝了壹口,同時細細想了想,緊接著站起身來把剛才的鑰匙取出,打開櫃門,把裏面的盒子拿了出來,轉身離開了書房。
  把裝著債券的木盒在自己的臥室中藏好後,文棟這才徹底放心,之所以購入這些債券,文棟完全是為了給自己留壹條後路,如今局勢大變,大清國力衰退,而南邊的大明又蒸蒸日上,不僅是朝中,就連地方也極為不穩。
  作為淮安知府,文棟也算是中層官員,所知曉的事遠比普通官員更多。何況,淮安地理位置重要,離長江也不算遠,再加上大運河通過淮安,連通南北,文棟的消息更比其他州府靈通許多。
  大明拿下廣東後,已基本占了江南半壁,而今大明又在整兵,明擺著接下來的目標就是江北。
  壹旦明軍渡江北擊,除了已占據的安慶之外,首當其沖的就是揚州。文棟非常清楚,以江北清軍實力想保揚州是異常困難的,壹旦揚州被下,那麽接下來就是淮安了。
  所以,文棟必須要提前做些準備,如果在三年前,文棟是根本不會有這個念頭,身為大清臣子,為大清死忠是理所當然的。可隨著局勢的變化,如今許多大清官員的心態也起了微妙的改變,文棟就是其中壹員,這壹方面是因為大明日漸強盛的原因,另壹方面也是這兩年裏康熙對漢臣的不信任所導致的。
  尤其是今年,地方上的漢臣任期到後,朝廷並沒有按照以往的慣例進行升遷或者調配,而是很明顯消減了漢臣作為地方主官的比例,取而代之的是大批滿人。
  能做官的人都不是傻瓜,尤其是像文棟這種進士出身的官員。另外,就在不久前,山東布政使趙弘燮突然被下旨調至京城,出任刑部右侍郎,從品級來看是壹樣的,可實際上趙弘燮從地方大員直接變成了壹個在京侍郎,這其中的奧妙如何看不出來?
  要知道趙弘燮此人在山東的官聲極好,威望極高,如按朝廷正常升遷的話,不是轉任壹地巡撫就是入京為尚書,或者直接去都察院任都禦使之職。可現在居然只是給了區區壹個刑部右侍郎的職務,明擺著就是把趙弘燮找了個閑差掛了起來,而接替趙弘燮位置的卻是壹個名不見經傳的滿人。
  由此可見,康熙如今對漢臣的防備甚嚴,這種現狀不能不讓文棟感到心寒。孟子有言: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所謂的滿清壹家,原來只不過是壹個笑話而已,文棟不是讀死書的人,更不是不懂得變通的人。如果文棟僅僅只是壹個書呆子的話,他也不會在淮安府任上呆了這麽多時日了,更不會壹下子拿出如此巨額的銀子來。
  思來想去,文棟還是決定為自己早尋壹條退路,但要以他的地位和所處的位置找壹條退路不是那麽容易的。恰好,當大明發行債券的消息傳來後,文棟馬上就想到壹個好辦法,那就是趁此機會私下購入大明債券,以此來為自己打通退路。
  壹來,文棟在任上撈的銀子不少,但這些銀子要帶走或者轉移不是那麽容易的,銀兩目標太大,帶起來不便,但換成債券就便利得多了。不過還有壹種辦法,那就是存在錢莊裏換成銀票,這樣也可以起到類似的效果,可這樣做的話,錢莊的保密性遠不如大明債券來的好,要知道大明的債券可是不記名的,拿著債券就能隨時隨地去大明的皇家銀行進行兌換或者轉讓,這點比起普通銀票要強得不少。
  再則,購入大明債券,文棟也可以用這種方式婉轉的表示他對於大明的親近和投靠,在必要的時候這就是壹條退路。實際上,文棟了解到,大明債券發售後,在江北和他存著同樣心思的人不少,許多漢臣,甚至有些低級的滿人官員也在偷偷地購入這些債券,他們壹樣打著差不多的算盤。
  而他同周士興要求的再購壹百萬兩債券,這筆巨額的款項中其中自己的部分只占少數,也就十萬兩左右,更多的都是壹些可靠的同窗和同鄉私下募集委托他代購的,另外還有壹個人,在其中占了很大部分,這人的身份說出來恐怕誰都不信,因為這人不僅是滿人,而且是滿人中的高官大員,他就是如今漕運總督赫壽。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