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惰性
大明之南洋再起 by 聽風煮雨夜
2023-5-13 21:39
朱宏煜聞言之後,點頭應許了下來,對徐斌提出的方案表示了認同。
接下來,大明的文武大臣們,開始很有默契的討論起了第三件事。
第三件事來自於吳三桂那邊,包括吳三桂沈迷於酒色,以及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在長安大興土木營造宮殿的行為。
以及更重要的,吳三桂已經開始派兵搶占河南和湖北兩省了。
“朕本來還以為吳三桂是個梟雄人物,但如今壹觀,也就這樣了!”
“天下大業未成,便開始沈迷於酒色了!”
“這樣壹個沒有絲毫自制力的家夥,如何還能夠成事?!”
對於吳三桂現如今的放縱,朱宏煜明面上表現的很不屑,但心中卻是充滿了羨慕。
沒錯,就是羨慕!
他特麽也好想做壹個昏君啊!
像他現在這樣,每天勤於政務,真的是壹件很累的事情。
身心俱疲!
但這樣羨慕的情緒只是出現了壹瞬間,便被朱宏煜自己給壓了下去。
朱宏煜也只是壹個正常人!
別人都有的惰性,他同樣會有!
只是,他能夠很好的克制住自己的欲望而已。
就像是現在,他羨慕吳三桂可以沈迷於酒色,可以大興土木的修建宮殿。
但他知道這是錯誤的,所以,絕對不會去做!
朱宏煜雖然時不時的就想要擺爛,但他的自制力還是挺不錯的。
或許,這也和他尚且年輕有很大的關系。
他知道自己以後還有的是享樂的機會和時候,現在自然能控制的住自己。
如果現在的朱宏煜也是吳三桂這個年紀,他的自制力真不壹定有吳三桂強。
年齡大了,活不了多少年了!
那肯定是要抓緊享受享受的!
大明的內閣,五軍都督府的諸位高官也是紛紛開口說道。
“此言有理!”
“這吳三桂如今當真是不行了!”
“哈哈,天助我大明!”
等所有人都高興完,朱宏煜這才接著說道。
“看得出來,吳三桂對河南和湖北兩省也是勢在必得的!”
“戰爭或許無法避免了!”
“派人去向緬甸的李晉王傳令,讓他隨時準備配合我大明,對吳三桂所部發起進攻!”
朱宏煜如果要打吳三桂,絕不能是他自己動手。
緬甸的李定國,也是他所要用到的助力之壹。
到時候,李定國出兵雲南,殺入吳三桂兵力空虛的大後方。
光復軍順流而上,向武昌,黃州等要塞發起進攻。
兩面夾擊之下,或許可以壹口氣將吳三桂所部給消滅!
說罷第三件事,朱宏煜開口說道。
“第四件事,是緬甸方面傳回來的消息!”
“緬甸國王莽白,同荷蘭人勾結起來了!”
荷蘭人在被大明驅逐出馬六甲以東之後,壹直都是很不甘心的。
這次扶持緬甸給大明添堵,是那些荷蘭人最近的幾個較大的動作之壹。
只是由於緬甸在馬六甲以西有出海口,能夠更好的接受荷蘭人的援助,所以才被較為重視的,提到現在這種場合議論。
類似的事情還有荷蘭人暗中對安南的扶持,對巴達維亞的土著勢力的滲透等……
鄭成功站出來說道。
“殿下,荷蘭紅毛夷對我大明依舊賊心不死!”
“自當伐之!”
“或是對其進行貿易制裁!”
在大明這邊,商人的地位可不算高,商業要為政治服務,可不只是說說而已。
朱宏煜如果下令對荷蘭人進行貿易制裁,肯定是能做的下去的。
並且,那強度,肯定要比後世的兔鷹貿易戰中鷹醬的制裁強多了!
因為,鷹醬家的國會就是為商人服務的,他們的商人不壹定會把國會的命令當回事。
但大明的商人敢不把朱宏煜的話當回事試試?
九族消消樂套餐了解壹下?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現在的大明其實沒必要對荷蘭人發動貿易制裁。
因為,在東西方貿易中,可不光是荷蘭人在攫取利益,大明這邊也沒少賺。
朱宏煜沈吟壹陣,開口說道。
“貿易制裁就沒必要了!”
“現在我大明對西方進行海貿,最主要的貿易對象就是荷蘭人,若制裁荷蘭人,我大明的工商業發展也要受到影響。”
“實在沒必要!”
當然,朱宏煜如果硬要貿易制裁荷蘭人,其實也不是不行。
反正對目前的大明來說,工商業發展的最主要推力,還是本土以及東亞東南亞那些原大明的藩屬國的市場。
這裏面最重要的市場,毫無疑問就是大明本土!
再次之是大明的那些藩國!
最後才是東西方海貿。
同荷蘭人的貿易說重要也重要。
說不重要,其實也就那樣。
即使斷了,對大明來說影響也不會太大!
但是,沒必要不是嗎?
制裁荷蘭人對大明又沒有什麽切實的好處,蚊子腿再小那也是塊肉。
為了壹時之氣,沒必要和錢過不去!
真想要報復荷蘭人,等大明收復整個中原之後,直接派水師把荷蘭人在印度的據點給拔了,那不是更暢快嗎?
“荷蘭人和緬甸勾結的事情,先暫且翻篇吧!”
“等大明結束在大陸的戰局,徹底光復大明故土,朕再同荷蘭人和緬甸,好好算壹算這筆賬!”
朱宏煜開口將事情吩咐了下去。
“最後壹件事,是南洋方面發來的消息!”
“英國和奧斯曼帝國,向我大明派來了使者,現正在馬六甲等候接見。”
對於英國和奧斯曼帝國派來使者,朱宏煜是沒想到的。
奧斯曼很好理解,大明和奧斯曼之間的關系本來就還算不錯。
但英國人的所作所為,就真的很令朱宏煜迷惑了。
要知道,英國人早在明末崇禎年間,就曾經和大明發生過壹場海戰,就在廣州灣。
規模不大,甚至根據英國人自己的記載,都不把那次沖突當成是壹場戰爭。
但不用懷疑,這壹場大明和英國的第壹次,肯定是英國人輸了!
之所以英國人不把那壹場海戰當成戰爭來記載,只不過是他們自己死要面子,不願意承認自己在和壹個東方國家的交手中敗北。
所以用上了春秋筆法!
給自己臉上貼金這種事情,又不是只有中國人會做。
如果不是輸了,按照英國人那種強盜的性格,可不會乖乖的給大明交賠款。